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1584章 王美兰:妇女主任?我不稀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84章 王美兰:妇女主任?我不稀罕!
    王美兰在西山屯的招工进行的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盖木头棚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西山屯人不少连木刻楞都会盖,盖棚子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况且这项工程的监理是张援民,要不是时间赶,张援民自己都能搭这六十米长、十米宽的大棚子。
    只不过这项工程,工期就一天,所以必须得多雇人。
    为此王美兰拿出一百斤牛肉和八十斤野猪肉,来充当工资。这些人要选牛肉的话,一天就是三斤牛肉。要选野猪肉,那就给六斤野猪肉。
    作为赵家商会的发言人,正处于青春期变声阶段的李如海,扯着沙哑的嗓子,将赵大奶奶的心意告诉给西山屯人。
    王美兰不糊弄人,所以她让李如海明确地告诉大伙,那野猪肉是炮卵子肉。最近赶上永安春猎,集上野猪肉的价格一天比一天低。
    算下来的话,六斤野猪肉的价格和三斤牛肉差不多。可西山屯人吵嚷着,都说他们要六斤野猪肉。他们不挑,只要是肉就行,越多越好。
    王美兰也没办法,只能让他们排队登记,先登记的可以先挑。
    八十斤的野猪肉,才能分给十几个人,没捞着的不禁有些失望。但三斤牛肉还四块多钱呢,盖一天棚子给四块钱,这是西山屯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一口气就招好了四十个人,来晚的没抢到机会的,气得直跺脚。
    这时,王美兰巴掌一挥,李宝玉、解臣抬出装气枪的木箱子。由赵金辉使撬棍,当着众人的面,将箱子撬开。
    等王美兰把她气枪换飞龙的计划一说,西山屯人彻底沸腾了。
    对山民来说,山财是没有本钱的,属于白得。至于说他们为此付出的辛苦,西山屯人并不在乎。他们年年跑山、出苦大力,也换不来几个钱呐。
    如今,一个白得气枪的机会放在眼前,西山屯人怎能错过?于是他们又排起了长队,准备登记领气枪。
    一看好几十人排队,王美兰忙再次派李如海出面,给西山屯人宣讲飞龙换气枪的具体细节。
    有话得说到前头,王美兰要的飞龙有数。赵军结婚预计是四十桌席,王美兰五十桌来准备食材,每桌的飞龙炖蘑菇都需要四只飞龙,那就得准备二百只飞龙。
    按二十飞龙换一棵气枪,那王美兰换飞龙的气枪是十棵。现在有五六十人排队,不可能他们打到多少飞龙,王美兰就都收多少啊。
    听到李如海说出的时间限制,西山屯人一阵骚乱。这年头,飞龙和沙半鸡是都能成对卖钱的。飞龙的话,一公一母成对卖,有时候是三块,有时候是四块。
    就按平均价三块五来算,二十只是十对,也就是三十五块钱。
    赵家找保密厂订做的气枪价格,差不多就是这价。但赵家往出卖气枪,可就不是这价了。
    所以在西山屯人眼中,赵家相当于是以七块钱一对的价格在收飞龙。
    翻倍的价格,谁不想摊这好事啊?
    一看现场闹成这样,有些慌乱王美兰忙看左右,找人分忧。
    关键时刻,张援民挺身而出,提议让领气枪的人以物换枪。
    谁领走气枪,就拿价值七十块钱的山货来换。可以是飞龙,也可以是黄叶子、灰皮。
    飞龙就按七块钱一对的价格收,收够二百只就不要了。谁先打着,就送到赵家做登记。男人要上山没空,可以让女人、孩子送。
    对于张援民的提议,西山屯人就没有不同意的。尤其是赵家商会一直收皮张,他们手里有了气枪,就可以进山打灰皮、打狐狸。这样一来,常年都有收入了。
    而赵军、王美兰也不觉得亏,他们收飞龙的价格是高了,但要的也急呀。
    虽然发出去不少气枪但这些人拿着气枪打灰皮、狐狸,不也是给商会增添利益嘛。
    至于会不会有人拿了气枪不认账,赵军、王美兰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敢那么对赵组长的人是以后不想跑山了吗?
    所以,这是个皆大欢喜的事。
    现在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赵军他们今天带来的气枪不够。
    这也好办,带来的气枪先发给没登记搭棚子的。至于参与搭棚子的西山屯人,明天到永安屯领枪就行。
    当邹云川和刘、王两个办事员,推着自行车从佟友丰家院子往出走的时候,邹云川对张兴隆、佟友丰做着最后的叮嘱。
    “你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呀,是把全屯子人都聚一块堆儿,完了开个会,选出个屯长来。”说完这句话,邹云川追问二人道:“是不是?”
    张兴隆、佟友丰眼睛齐齐放光,二人纷纷点头。他们忙活了好几个月,帮屯子人做了不少事,不就等这一天呢吗?
    见二人点头,邹云川又道:“治保主任就屯长兼着,妇女主任、民调主任、民兵队长,这你们也都自己选。”
    说到这里,邹云川突然话锋一转,道:“可记着我跟你们说的啊,干部一定得是全屯子人共同选出来的。大伙投票、举手,支持谁的人多,谁就上。”
    民调主任是调解纠纷的,而邹云川刚说的四个职位再加上会计,就是屯委会的主要成员。
    张兴隆、佟友丰纷纷应是,此时他们都觉得自己能毫无悬念的战胜对方。
    “会计嘛……”这时邹云川有些迟疑,道:“要实在不行,乡里就先给你们派个人顶一阵子。”
    永安这边说的会计,带有些地方特色,财务的事全由他一个人负责,没有出纳啥的。
    西山屯都没有认字的,上哪儿出会计去呀?所以,邹云川才说给他们派一个。
    对于邹云川这话,张兴隆、佟友丰没有意见,而一旁的王、刘两个办事员,心中就有自己的小算计了。
    虽然是屯子里的会计,可屯官也是端公家饭碗的。西山屯屯委会虽然刚成立,账面上一穷二白,但这也意味着工作轻松。他们家有些亲朋好友,是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务的。
    “反正你们先给屯长啥的选出来。”这时,邹云川继续叮嘱张、佟二人,道:“完了等你们屯部盖起来的,乡里再跟上头汇报,找武装部给你批几棵枪……嗯?”
    邹云川正话说呢,就看到院外有俩人背着枪,有说有笑地走过。
    邹云川一怔,又见一男人背着枪急匆匆地去前面两人。
    “不是……这……”不光邹云川诧异,旁边的王、刘两个办事员也是无比惊讶,刘办事员转头问张兴隆、佟友丰道:“那都是你们屯子人吗?”
    看穿破衣烂衫的,应该是。可这时又过来一家四口,两个孩子连走带颠,并时不时伸手摸摸他们父亲肩上挎的枪。
    氓流子个个背枪,这什么情况?
    “是我们屯子人……那枪……”就在张兴隆迟疑时,佟友丰接过话茬道:“都是气枪,应该是赵大……不是,应该是那个小赵炮他们家的。”
    “小赵炮家的?”邹云川皱眉,咔吧下眼睛道:“气枪……倒也没啥事儿……吧……”
    邹云川说着,忽然话锋一转,道:“那咋整这么多呢?”
    面对邹云川的疑问,张兴隆、佟友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对于这个问题,他俩也想知道。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你说那老张头子跟佟友丰,净特么扯j8犊子,整几个人还非得往咱家领,耽误事儿了吧?要不你是不是也能跟着盖棚子去了?”
    听到这话,张兴隆、佟友丰、邹云川还有两个办事员都有些尴尬。
    紧接着,就见一男一女从佟家院门口经过。看那女的,邹云川都有印象,记得这是之前喂鸡那家的胖娘们儿。
    氓流屯胖人不多见所以邹云川对这女人印象挺深。
    这时王小兰看到了站在院子里的五人,这娘们儿也觉得尴尬,拽着她家秦光泉就跑。
    看到这一幕,张兴隆只觉心口窝疼,但还得帮着王小兰圆场,对邹云川道:“屯子老娘们儿嘴不好,里正你别往心里去啊。”
    “啊,没事儿,没事儿。”邹云川倒不至于跟个女人计较,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而在出佟家院子时,邹云川最后对张兴隆、佟友丰叮嘱,道:“你们抓点紧,争取明天就给干部都选出来。”
    张兴隆、佟友丰连连答应,其中他们比邹云川还着急呢。
    二人目送邹云川三人骑着自行车离去,忽然看到一人迎着三辆自行车往这边跑,出现在张兴隆、佟友丰视线中。
    “哎?张叔。”佟友丰扒拉张兴隆一下,道:“那不你家国明吗?”
    “呀!”张兴隆一怔,就听他儿子喊道:“爹呀,你咋跑这儿来了呢?”
    张兴隆闻言,没好气地道:“我干工作呢,你干啥呀?”
    “干啥工作呀?”到张兴隆身前的张国明笑道:“我给咱俩都报上名了,明天你跟我上赵大奶奶家起棚子去!”
    张兴隆:“……”
    张兴隆虽然五十多岁了,但在农村这岁数可不闲着,该下地得下地,该干活得干活。不是他儿子不孝,他儿子到这岁数,只要不瘫在炕上也得这样。
    骑车离开佟友丰家的邹云川三人,骑着自行车往屯子外走,一路上谁也不说话。今天在西山屯的所见所闻,让他们有些不太能接受。
    不是说这屯子富裕的让他们无法接受,一个氓流子就算有俩存款,住的都是破房子还没有土地,又能富到哪里去?
    关键是,这屯子人的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与他们以前接触到氓流子是截然不同的。
    “嘀!嘀嘀……”这时听到两声汽车鸣笛,三人忙往道边靠。西山屯里道太窄,不利于过车。
    看着从身旁经过的两辆吉普车,邹云川三人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宝玉呀!”坐在头辆车里的王美兰,哪里认识副里正啊,此时她对开车的李宝玉道:“下回再有这种情况,按一声就得了啊。”
    “哎,大娘,我记住了。”李宝玉答应的很是痛快。
    西山屯离永安屯很近,一行两辆车很快就回到了永安屯。
    在往家走的途中,开车的李宝玉忽然看到前头迎面走来两个女人。
    李宝玉紧忙把车停住,推开车窗喊道:“大娘、梅呀,你们干啥去?”
    那俩人正是韩秋雁、刘梅母女。
    “上永胜。”韩秋雁笑道:“上吴裁缝家取(qiu)衣裳去。”
    听韩秋雁这话,嘴已经咧挺大的李宝玉,嘴丫子一下咧耳根子上去了。
    韩秋雁取的衣服不用问,必是给他李宝玉做的。
    “刘嫂啊!”王美兰闻言推门对韩秋雁说:“我们下车,让宝玉开车拉你们去。”
    说完,王美兰回头对王强、李如海,还有坐副驾驶的赵金辉道:“强子、如海、金辉,咱下车走回去。”
    “不,不,不!”韩秋雁闻言,紧忙按住王美兰,道:“我们不坐,弟妹你们赶紧去吧。我娘俩走着走,完了还上集溜达、溜达呢。”
    “上集那怕啥的?让宝玉送你们去吧。”王美兰如此说,韩秋雁却死死按住王美兰,不让她下车,道:“我们取衣服,顺道上我三姐,不定啥时候回来呢,折腾宝玉干啥呀?”
    韩秋雁她三姐是在永胜屯,但她这么说就是不想麻烦李宝玉。老刘家一家都是讲究人,他们不愿让人说他们使唤姑爷啥的。
    “就让他送你们去呗。”王美兰如此说,韩秋雁却还是婉拒,王美兰也就不劝了。
    可就在王美兰把迈下车的腿收回来时,就听韩秋雁对她说道:“弟妹呀,那妇女主任你就接呗,屯长也说了,让你接。”
    韩秋雁这个妇女主任早就不想干了,要不然以她的人缘和刘云峰在这屯子的威望,只要她参加竞选,都不会有人去跟她争。
    此时李宝玉已经下车,跟刘梅站在一起了。只不过此时长辈说话呢,小两口不能窃窃私语,就只是眉目传情。
    这吉普车副驾驶上,坐着赵金辉。而后排座,左边是王美兰,中间是王强,右边是李如海。
    听到韩秋雁提到妇女主任的问题,李如海紧着往下缩,将自己藏在王强身旁。
    “刘嫂,我不干!”王美兰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可等说完,王美兰紧忙跟韩秋雁解释,道:“刘嫂,我可不是对你啊。屯子这帮人都不选我,我哪有脸干呐?”
    “唉呀。”韩秋雁闻言叹了口气,又跟王美兰客套两句后,才与刘梅站在路旁,冲车上挥着手道别。
    “走了,刘嫂、刘梅。”王美兰话音刚落,李如海忽然从王强身旁探出头来,喊道:“刘娘再见,嫂子再见啊!”
    李如海的话,把李宝玉到嘴边的话顶住了。等他再张嘴,却见韩秋雁、刘梅已转身走了。
    李宝玉启动吉普车时,忍不住回头瞪了李如海一眼。
    “嗯?”李如海有些莫名其妙,但就李宝玉对他的态度,李如海很不高兴。
    “啧!”李如海吧嗒下嘴,嘀咕道:“一天就梅呀、梅呀的,不知道的,以为你喊咱妈呢。”
    李宝玉:“……”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