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190章 天皇大帝,四郡共聚真君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 天皇大帝,四郡共聚真君宴
    收徒结束。
    新弟子会有一月假期。
    距离近者,可以返家。
    距离远者,留在山上。
    这一个月既是用来跟家中长辈作别,又是用来适应山上生活。
    一山之隔,便是两个世界。
    无论在山外是何身份,在山内只是求真观弟子,没有奴仆小厮,不能呼奴唤婢,凡事都得亲力亲为,砍柴担水、洒扫除尘、撞钟念经、洗衣烧火等皆包括在内。
    若受得住,可以继续留在求真观;若受不住,就得离开,只有经受了磨练,成功筑基,才有资格成为内门弟子,修行高深道法与玄妙神通。
    趁有闲暇,李自在跟其他出身浮云县的五代弟子一起下山返家。
    藏道峰,问道院。
    玄明闭关,参悟八卦炉内法则。
    半个月后,李自在回山。
    两个月后,烈日炎炎,暑气蒸腾,枝繁叶茂的灵松树遮挡日光,垂下阴凉,出关后的玄明躺在竹制摇椅上轻轻摇晃,思绪发散。
    这次闭关他道行略有精进,到了练神境每次进步都不容易,难度是练气时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由此玄明对练器之道有了更深体悟。
    怪不得法宝至少要练神大修才能炼制,也怪不得《旭日练神心得》上说炼器炼丹有益参悟寰宇真理,洞悉宇宙本真。
    原来法宝炼制到最后一步,用元神沟通太虚,共鸣天地大道时,大天地与小天地会相互补益,产生微妙变化,演化出种种新奇道理,凝聚成法宝法则。
    看来他没事时,得多炼几件法宝,炼丹也得拿起来,艺多不压身,练神大修寿过千载,他以后有大量时间研究修仙百艺,在修行遭遇瓶颈时转换思路与角度,触类旁通。
    何况,玄明没忘记,自己那便宜徒弟炼丹天赋颇为不错,念及于此,玄明神念出庭院,落到藏道峰一条羊肠小道上。
    身材圆滚滚的李自在背着一捆柴,手持斧头,慢慢赶路,偶尔在沿途山石上歇一下脚,很快就动身,继续登山。
    跟两个月前相比,这小子一身肥肉更瓷实,整个人更精神,小短腿倒腾地更有利。
    掐指推算,了解了李自在入山一个半月的表现后,玄明颇为欣慰。
    由于是自己记名弟子之故,李自在砍柴烧火等活计都有人抢着干,想要讨好他,卖个人情,这小子面上笑嘻嘻,实际上头脑清醒,很有原则。
    平日里跟众人处得极好,可该他干的活从不甩给别人,真要有人帮忙了,合力抬水等小忙还好,独自把柴砍好的大忙,他就会冷脸,用其话说:
    “自己的事自己做。”
    “宗门既然安排我们干这些事,必有深意。”
    “出门前,我老爹也叮嘱了,人小拳头小,那就老实做人,不能触犯宗门规矩,飘得越高,摔得越狠。”
    “我既然被师傅看重,就得更脚踏实地,让他满意,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
    “作为师叔,我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不能带头无视宗门规矩。”
    类似的话,李自在经常叨叨。
    为了耳根子清静,其他人逐渐不再帮忙,他这才住嘴。
    “还算不错。”
    摇椅上,玄明呢喃道。
    小小年纪没被言巧语腐蚀,态度端正,任劳任怨,自己没错看他。
    ———
    乌飞兔走,转瞬半月。
    晴天时,玄明经常躺在摇椅上纳凉,要么观察一下哼哧干活的弟子,要么品茶观经,汲取智慧,要么运转周天,积攒法力,凝聚星神。
    雷雨天时,他盘坐在山巅上听雷观雨,雷霆轰鸣,大雨滂沱,玄明一面将桃木剑、灵葫与拂尘送进雷云深处,经受雷霆淬炼,一面张口吞雷或引雷淬体,锤炼肉身与深耕掌控五雷大神通。
    浮云山晋升后,藏道峰更高,离天更近,感受到的雷音威力与雷霆也更高。
    勾陈大帝法身也在雷海中遨游,自去年晋升后,这尊神灵经常遨游雷海,凝练自己第二种法身,即雷霆主宰法身或天皇大帝法身:
    蓬头黑面,人首蛇身,口吐黑炁,盘绕昆仑,总持万化,节制雷霆,高居九天之上,统领三十六禽,掌握日月星辰,统御五岳城隍,威灵显赫。
    倘若成功,勾陈大帝法身实力会有大幅度提高,玄明在斩妖除魔时也会如虎添翼。
    期间,他亲手写下几张请帖,交给被玄虚派来的长春子。
    如今四郡稳定,玄明打算炼制了镇运法宝与护身法宝后动身下山,继续游历天下,修行不能闭门造车,尤其是练神大修,更不能宅居山中。
    修行阶段不同,求道需求不同:
    练精境,他以观经悟道为主。
    练气境,他观经与行道并行。
    练神境,他当以行道为主,观经为辅。
    或许可以理解为,他将观天地这本旷古绝伦的经书。
    正因如此,求真观打算给玄明举办一场真君宴,会推到今年,既因前两年诸事纷杂,要么求真观集体有事,要么玄明不得空,又因四郡各方修行势力也要重建宗门,休养生息。
    时至今日,才从太平之乱中走出来,局面总体稳定。
    玄明不喜麻烦,本想拒绝,却被玄虚说服:“师兄,四郡初定,正需要一场盛会来振奋士气,冲淡太平之乱留在人心中的郁气与伤痛。真君宴是个极好的理由,规模与影响力很合适。
    另外,苍龙山崩塌,我浮云山取而代之,从今往后,四郡之间便无群妖拦路,联系会愈发频繁,以师兄威望与功绩,若举办真君宴,四郡练神定会给个颜面,纷纷出席。
    再有部分练气修者参与,倘若一同论道,既有助于修行,又能创造四郡往来的开端,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于求真观与四郡皆有利,何乐而不为?”
    思考过后,玄明答应下来。
    正如玄虚所言,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与另外几位练神大修论道,不仅可以体会儒释法三家精妙,裨益练神境修行,还能让太极天更玄妙。
    这么多年,他不断钻研太极天,时常翻阅《黄庭外景玉经》,对如何演化此天已有心得,太极为万法之宗、万道之本,演化太极天要走三生万物的路子,化简为繁,道化万物,集万道于一天。
    如此,就更要与其他道人经常论道,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去芜存菁,强大太极天。
    ———
    时光倥偬,夏末秋初。
    浮云山披上零星红黄衣裳。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宜欢宴聚友。
    天光刚破晓,求真观钟声便响了三十六下。
    大盛神朝虽崩,但有些规矩传了下来:
    小宗掌教上任,钟响九下,合一九之数。
    举办真人宴,钟响十八下,合二九之数。
    大宗掌教上任,钟响二十七下,合三九之数。
    举办真君宴,钟响三十六下,合四九之数。
    顶尖法脉掌教上任,钟响四十五下,合五九之数。
    ……
    雄浑钟声提神醒脑,无形音波回荡山林,惊动众多飞禽走兽,百鸟鸣叫,走兽吼叫,山下村镇中雄鸡晨啼,众多百姓起身,烧火做饭,炊烟袅袅,为一天生计忙碌。
    山脚下的百姓总会在出门时,习惯性地眺望远处掩映在云海中的巍峨浮云山,在他们意识里只要这座山不倒,只要山中有道人,天就不会塌,心里就会十分安稳。
    只是今日不同往常,山上一株树在发光,云海都被染成赤红色,再与骄阳映衬,更镶上一层金边,生出万道霞光。
    “俺张老汉连生五个儿子才得到一个老闺女,眼下她年龄大了,跟隔壁老王家小儿子看对了眼,俺觉得这婚事挺好,离家近不容易受欺负,可老婆子死活不愿意,求仙人保佑老婆子尽快松口,两个孩子婚事顺利。”
    “为了娶金莲,俺把俺爹准备娶后娘的钱都偷出来了,望仙人保佑俺与金莲婚事顺利,日子和和美美,三年抱俩,若是能成,俺一定经常上山,供奉香火,送上一斤炊饼。”
    ……
    百姓激动,尽管不清楚发生何事,可远望山中异象,他们忍不住跪地叩拜,或祈求平安,或寻求姻缘,或求财求名。
    浮云山,求真观,山门大开。
    已经从师父玄通真人手上接过部分事务的长虹真人率众而出,守在门口,等待宾客到来,皆因今日将举办玄明师伯的真君宴。
    事关求真观颜面与名声,他们必须要面面俱到,礼数周全,展示师门气度与风采。
    一炷香后,一道霞光自天边而来。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