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111章 民生调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民生调查
    乔岁青担任主持的《家长里短》,收视率只排在生活频道里的第三名。
    跟第一名有着鸿沟一般的差距。
    这第一名,就是《民生调查》。
    从规模上也能看出来。
    《家长里短》只有两个编导组。
    《民生调查》有六个组!
    这六个组里,其中五个是暗访组,一个是明访组。
    总监已经安排好了。
    明天,让明访组派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出来,跟着周浩然去走访调查“书商欠账不还”的商业纠纷,把一些公司依靠着“注销老公司、注册新公司”来逃避欠款的方式给揪出来!
    周浩然心情不错。
    《民生调查》可是红星台里鼎鼎有名的节目。
    有多出名?
    台里甚至有论调,认为生活频道已经配不上《民生调查》这档节目了,应该调派给综合频道,甚至直接去红星卫视里上星播出。
    这档节目的调查记者一出,书商姜老板那边,还有跑?
    眼下这个年代,电视台就是神!
    拿捏一个小老板,有的是办法。
    下班后,周浩然回家里拿钱。
    钱压在乔岁青床铺下的一个信封里。
    原本一共3300多块钱。
    查了一下,还剩2500多块钱。
    周浩然就暗暗摇头。
    觉得这位青梅姐姐还是太俭朴了,让她去消费她都不去,这可不行。
    会管钱的第一步,是得会钱。
    感觉她在这方面没什么天赋。
    周浩然就有点犯难。
    要是乔岁青不会管钱,那谁来管钱?
    总不能让他来亲自管钱吧?
    那不成了过家家?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管钱的责任分拆了。
    生活用钱,由乔岁青来管。
    事业用钱,得找一个更专业更有能力的人来帮忙管理。
    好在短期之内,周浩然的钱还不多,用不着专门找一位财务助理。
    先让乔岁青代管着。
    培养下她的能力。
    说不定就成长了呢?
    周浩然下手够狠,直接拿了1000块钱。
    先去大超市,买了两瓶红酒。
    一瓶法国干红,一瓶西班牙起泡酒。
    了300块钱。
    又找了家可以打包的高档西餐厅,要了两份牛排和两份西蓝、烤土豆、胡萝卜的配菜,了600块钱。
    乔岁青的工作很忙。
    周浩然也忙。
    想约好去西餐厅里吃饭,都没什么时间。
    晚上九点多,乔岁青下班。
    周浩然骑着自行车,先绕路去了西餐厅那边,拿上了两份外卖,才又载着她回家。
    “青梅,咱们先吃夜宵,一会儿再洗澡吧,要不凉了。”周浩然招呼着乔岁青,把地桌摆在了地铺上,“你先去换衣服。”
    乔岁青很享受这种小资格调。
    就是钱如流水。
    她知道那家西餐厅很贵。
    都没敢去问他价钱。
    买都买了,钱都了。
    先美美的享受红酒、牛排的美食。
    免得价格太高影响了好心情。
    周浩然知道她心疼钱,笑着说:“我之前签单,提了15万的现金回来。现金走账就快了,可以破例申请一笔提成。过几天估计能到手1万块钱,到时候拿给你。”
    “这么多?”
    乔岁青换上了宽大睡衣,坐在他的对面,美眸睁大。
    “小钱而已!”
    周浩然切着牛肉,头也不抬。
    乔岁青抿抿嘴,开玩笑的说:“竹马先生好有本事哦!”
    周浩然把切好的这份牛排摆在她身前,挤眉弄眼的说:“这都是小钱,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乔岁青则是负责倒红酒,轻声说:“这笔钱得攒起来,可不能……”
    “攒钱?”周浩然皱起眉头,“这可不行!”
    乔岁青嗔道:“总不能一万块钱,都掉吧?”
    “!”
    周浩然掷地有声。
    乔岁青白他一眼,觉得他有点年轻气盛,“反正钱到了我这,我就去存银行。”“不行。”周浩然觉得她过于俭朴了,这可不是好事,“姐,你看白盼漾,你看她的穿着打扮,一身下来,少说也得两三千!凭什么啊?咱也不比她差!”
    “这有什么可攀比的。”乔岁青的心态很平和,还有些担忧,“漾姐我都可担心了,她的工资都不够,每个月要靠父母接济点,还要找朋友借钱才行。”
    周浩然很大男子主义的说:“以前是没我,你节俭点也就算了。现在有我在,干嘛还委屈自己?就应该趁着年轻,吃穿用度都买好的,把你最好的风采展现出来。”
    “好啦,知道你是对姐好。”乔岁青抿嘴含笑,端起酒杯,“来,咱们喝一口,尝尝这酒怎么样……嗯,这酒好喝,甜甜的!”
    周浩然却不想回避这个话题,“你每月的生活费,大概多少?”
    “几百块钱吧。”
    “具体点。”
    “我到手的工资三千块钱,房租一千块钱,给家里拿五百块钱。还要攒下来一千块钱存银行。生活费有五百块钱呢,足够了。”
    在乔岁青看来,这已经是很大的一笔钱了。
    足以让她在大都市里过上比较体面光鲜的生活了。
    周浩然觉得太寒酸了,要求道:“这事得听我的,这样吧,我给你提个要求,每个月至少掉五千块钱!”
    乔岁青“噗”的一下被他逗笑了,“我一个月才赚三千块钱。”
    “还有我啊,我来宠你啊!”周浩然拍着胸脯,信誓旦旦,“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责任分工多清晰?”
    乔岁青不觉莞尔,只以为他是在胡闹,嗓音柔柔的说:“好啦,都不用攒钱买房吗?”
    “钱不是攒出来的啊青梅姐……”周浩然也意识到让她主动改变有点难,“算了,以后每周末,你都跟着我吧,我带你去消费。”
    乔岁青觉得是姐姐,要对弟弟谦让。
    就不跟他去争辩。
    关心起了他的工作。
    “这几天工作顺利吗?”
    “还行。”
    “又要签单了?”
    乔岁青美眸盈盈,为竹马先生感到自豪。
    周浩然笑着说:“签单算什么,我这要做大生意呢,要不怎么赚钱养家?对了青梅,《民生调查》,这节目你了解不?”
    乔岁青肃然起敬的说:“那档栏目跟我的不一样,那是真正能践行媒体社会责任的栏目。”
    周浩然点了点头,“模仿皇冠台的《焦点访谈》呗。”
    乔岁青轻轻“嗯”了一声,“《焦点访谈》不是备受好评嘛,还被大领导们纷纷称赞,说这是‘群众喉舌’、‘民意反映’、‘媒体履行社会监督作用的示范’。”
    周浩然很认同,“嗯,那的确是好节目,只可惜好人不长命。”
    乔岁青道:“皇冠台带头了,其他台也跟进呗。不过这属于改革先锋类的节目,就只能在生活频道推出。没想到,推出之后反响这么好。”
    “收视率第一。”
    “可不止是生活频道的收视率第一呢,跟综合频道、都市频道、体育频道都来个大排名,《民生调查》也是收视率第一。听说台里有意把这档栏目调到红星卫视去播放呢。”
    “放在红星卫视不太行吧……”
    周浩然为展总监感到担心。
    要是没了《民生调查》这档王牌节目,他的日子可能就更难过了。
    乔岁青轻轻颔首,“嗯,很多人都这么说。《焦点访谈》的事件调查,面向的是全国。《民生调查》只针对海港本地做一些社会不公和民生民意的调查。要是放在红星卫视里跟《焦点访谈》对标面向全国观众,根本不是对手。”
    周浩然很担心的说:“最好是别调,要是生活频道少了《民生调查》,收视率下滑之后,拉广告就更难了。”
    乔岁青只是个主持人。
    也没什么野心。
    这些事情跟她没什么关系。
    她只是对眼前的牛排有些苦恼:“浩然,这块牛排太大了,我吃不下呀……剩下这些,都给你吧,我吃点蔬菜就好。”
    “行,你吃吧,剩下的我吃。”
    周浩然也觉得安排失当。
    大晚上的,她就算能吃,也不敢吃太多。
    下次,只买一份牛排就够了。
    ……
    第二天,周浩然见到了《民生调查》第六组的调查记者严宏,以及一个扛着大摄像机的摄像邓顺。
    两人都是第三档员工。
    这也符合生活频道这边的气氛。
    《民生调查》是总监力推的改革先锋栏目,用的都是一些从社会上招聘过来的敢打敢冲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得罪人的节目。
    那些有编制的,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最多做一些幕后或者审核的工作。
    周浩然过去了,跟他俩握手,奇怪的问:“就你们俩人吗?”
    严宏记者笑着说:“俩人就够了,你这就是个小纠纷。很多特别复杂情况的深入调查,也就是两三个人。”
    周浩然低声道:“严哥,这次的调查,你知道是什么性质不?”
    “吓唬一下呗。”严宏轻车熟路,有些好笑,“这不常有的事嘛。真正的社会调查,谁敢扛着摄像机大摇大摆的冲上去?那都得是暗访组拿着偷拍设备上。”
    周浩然眼睛一亮,很高兴的说:“严哥有经验就行,要不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严宏很轻松的说:“小意思,上午出去,下午估计就能有反馈,你等消息就行了。海港这片地盘上,除了根正苗红的那些人,谁还能跟《民生调查》对抗?”
    周浩然这下就安心了,说道:“严哥,一会儿我给你介绍长兴出版社的老板李长兴,你就假装不认识我,更别说我在电视台工作……”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