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168章 客户求我签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客户求我签单
    不出意外,会后,孟主任又把周浩然叫去了办公室。
    “唉!”
    一进门,周浩然就长吁短叹起来。
    孟学民好笑道:“你不是赢了吗?你叹气什么?”
    周浩然道:“办公室同事的眼神啊,跟以前都不一样了,恐怕再也没谁会拿我当职场新人对待了。”
    “这不好事吗?”孟学民没多想,“都敬畏你了。”
    周浩然不这么认为,摇摇头,“这距离就拉远了,以前有那么多大哥都对我很照顾,给了我不少帮助。以后这种事估计就不会有了。”
    孟学民笑道:“说反了吧?你现在这么能,谁会跟你疏远?都恨不得往你身上贴,去亲近你呢。”
    “这样的亲近,都是虚情假意。以前我是个新人,是个被欺负的学徒,那对我的亲近,才是真情实感。”
    周浩然对人性的理解,要远比这位孟主任深刻。
    孟学民略微一怔,本来还没当回事,听他这么一说,才深思起来,“好像是这样,可要是像你这么说……岂不是越优秀越没有人缘?”
    “圈子不一样啊。”
    “圈子?”
    “想融于精英的圈子,最好的策略就是比他们更优秀,越优秀,他们就会越钦佩你、敬重你。要融于底层的圈子,最好是跟他们都差不多,甚至不如他们,给他们去帮助你、指点你、批评你的机会。”
    周浩然说了这话,还顺便拍了马屁。
    说孟主任很优秀很强大,所以他才敢表现出自身优秀的气质。要是换个小心眼的领导,他把工作能力表现的这么突出,搞不好早就被开除了。
    孟学民很触动的说:“你真是把这职场关系给看透了。”
    周浩然道:“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狭窄,结构性困境必然会催生出普遍的嫉妒心理。咱们这销售部,是泥腿子圈子。这样的圈子都是笑人无、恨人有,想融入进去,你得装疯卖傻,有明显的让大家平视你甚至鄙视你的臭毛病才行。”
    他上辈子是互联网大厂的核心高管。
    以这样的身份重生回来。
    就很格格不入。
    尤其在弄堂那乌烟瘴气的环境里。
    怎么办?
    必须得装傻充愣,甚至可以主动给自己找一些讨论点,让弄堂里的长辈去批评、讨论,给他们搬弄是非的机会。
    这样的指指点点,没什么恶意,只是弄堂的习惯。
    邻里之间还会很亲近。
    不过,如果你太优秀,进而引来了大家的指指点点,这就很恶意了。
    就像之前周浩然和乔岁青传起的弄堂绯闻。
    他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事。
    但是没必要。
    要把自己放在比较低的位置,给弄堂长辈们一些关怀、教导,甚至批评的机会。
    事实也是这样。
    这事传起来之后,弄堂里的爷叔、阿婶们,都很热情,有的还主动上门,开玩笑的说是要帮忙牵红线。除了乔家阿婶不太高兴,弄堂里的长辈们都是嘻嘻哈哈的。
    对周浩然有诸多的赞美之词。
    他其实对这些不怎么在乎。
    他都要搬出弄堂了。
    可这关系到父母的脸面。
    周浩然的老爸最好面子,儿子的形象好、弄堂里交口称赞,父母这边也会脸上有光。
    不过,这事很快就变形了。
    因为关系到了乔岁青。
    她太优秀了。
    年轻貌美、都市丽领,是电视台的团锦簇的美女主持人。
    对弄堂里的长辈们来说,都需要对她仰望。
    这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说一段绯闻,大家对周浩然的指指点点,都是善意的、亲近的、友好的,是嘻嘻哈哈的邻里间开玩笑。可是对乔岁青的各种说法,就不那么友好了,都夹枪带棒,充满了阴阳怪气。
    因为周浩然的层次低,能够给弄堂里的长辈们制造优越感。
    乔岁青高高在上,很不合群。
    传起周浩然和乔岁青的绯闻……
    这种事情,对周浩然没有任何坏处,他是个男孩子,这种处对象的说法,怎么传都没事,没人在意。人家乔岁青就不行了,简直是坏人家声誉。
    很多人甚至就是故意的。
    周浩然才高中毕业。
    乔岁青都大学毕业上班了,都有稳定工作了。
    双方根本就不对等。
    身份、年龄、社会地位,完全都不匹配。
    就那个环境来说,周浩然根本就不配跟乔岁青说亲。
    弄堂里之所以在有意推动这种论调,无非就是想找茬给乔家上上眼药,来阴阳怪气的贬损一通,来怂恿乔岁青下嫁。
    好像贬损了乔家,他们就能很光荣很有体面似的。
    这其实是普遍的人性心理。
    专业名词叫“相对剥夺感”。
    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我价值感。这种心理机制可以让人在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周浩然有这样的心理预期。
    所以在跟弄堂里的长辈相处时,他总会有意的让自己处于劣势的地位。
    乔岁青就不行了。
    她哪懂这些?
    这样的论调,多少给她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乔岁青其实不怎么在乎。
    因为她已经遭受过太多了,弄堂里有各种关于她的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她都习惯了。
    周浩然却很自责。
    上门去乔家道歉是没用的,来到了电视台后,他有责任把这位青梅姐姐照顾起来。
    好在现在看来,照顾的还算不错!
    同居一个多月,几乎是乔岁青这辈子最轻松、最快乐的阶段,隔三差五的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惊喜,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只是眼下这销售部里,连续的内斗过后,周浩然再想保持以前的低调作风,就不太可能了。
    金子已经发光。
    一双双鹰隼般的眼睛都盯着呢,再想埋起来可不现实。
    孟学民沉吟许久,然后一挥手,“我现在要问的不是这个!田凯呢,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还想问你呢!”
    周浩然也有困惑。
    “问我?”孟学民没理解。
    周浩然质问道:“咱们这调查组,到底怎么回事?说启动就启动了,说结束就结束了。本来都结束了,然后又要启动?这电视台是那位田组长家里开的?监察部他说了算?”
    孟学民沉声道:“这事的确意外。”
    “意外?”
    “我跟总监交流过,他说不可能。调查组结束了,就是结束了,短时间内不可能重启,监察部的调查都很严肃。所以我也就没把田凯当回事,以为他那只是愤怒过后的口无遮拦。”
    “那这怎么回事?”周浩然微微皱眉,“你看他刚刚那架势,一看就是跟监察部那边串通好了,要重启对我的调查呢!”
    孟学民道:“估计这里面有一些更复杂的关系,可能田凯有什么亲朋好友在监察部里任职。”
    “嗯。”
    周浩然点了点头,这大概就是唯一的可能了。
    孟学民笑道:“不过,就算他有什么关系,也不会太硬。他要是真有那么硬的关系,他也不可能屈居在销售部里,这么多年还一直都被钟建同给压着。”
    周浩然认同,“差不多。”
    孟学民这种事见多了,很有经验,“估计他亲朋好友那边,也是拿钱不办事,给一些口头上的许诺。我可不信一个普通的监察部小领导,有能力去重启对你的调查。”
    “不管怎样,很有必要对他出手一次,让他点教训。”周浩然不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次是警告,下次搞不好就跟邵空一样的被开除了!”
    孟学民吓了一跳,“你可别来!田凯的能力有目共睹,他可是很优秀的业务员,我还等着他给我签单出成绩呢!”
    “那他得别惹我!”周浩然瞟他一眼,嬉笑起来,“要不领导你去找他谈谈,让他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该招惹的人别招惹。”
    孟学民哭笑不得,“你这是怎么做到的?你在咱们台里,有很硬的关系?”
    周浩然挤了挤眼睛,“你猜呢?”
    孟学民哼道:“你要是有关系,当初也不会以那种方式才能进台。说说吧,你用的是什么手段?我跟你请教请教。”
    周浩然坦言道:“这就是我要来当销售的原因了。”
    “啊?”
    孟学民不知道做销售有什么好得意的。
    周浩然道:“做销售,可以利用电视台的资源去对接社会关系,去构建有实力的人脉网。”
    “你是这样想的?”
    孟学民大吃一惊。
    其实他早有看法。
    觉得以周浩然的才华,当销售都有点屈才了。甚至一度还想给他调动工作,让他去给总监当秘书,或者调到其他频道去。
    没想到,人家竟是这样的打算。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思维层次!
    周浩然笑道:“做销售的好处太多了,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里,销售是最关键的环节,销售才应该有最高的职场定位。电视台这是处于计划转型的阶段,对销售岗位的理解太差了,给销售的职场地位也太低了。”
    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世界五百强里,70%的ceo都是销售出身,剩下的30%是财务。国内的这些大老板,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干过销售!”
    “等等等!”孟学民伸手拦了他一下,难以置信,“你的意思,你这次能够对田凯处分,是借用的外部关系?”
    “对啊。”周浩然没什么隐瞒,“我跑销售认识的一个客户,他家庭背景很硬,很有实力。我跟他说了,他就帮忙呗。”
    “这怎么可能?”
    孟学民觉得这太荒谬了。
    “怎么不可能?”周浩然觉得这理所当然,“要是不能构建一套强大的社会关系,我才不苦哈哈的来跑销售呢。销售提成的这点钱,我才看不上呢!”
    现在卖书很顺利。
    他就更有底气说这样的话了。
    孟学民很难接受,“客户凭什么帮你?”
    周浩然好笑道:“我帮他,他帮我,这不是人之常情?”
    “你帮人家什么了?”
    “签单啊,合作是互利共赢。签单了,我拿提成,他也有好处。”
    “人家还能求着你签单?”
    孟学民觉得太可笑了。
    周浩然郑重其事的说:“就是这样,他一直在求着我签单。只是我不想在销售部里太高调,不想过早的去争取那个销售第一。要不我现在的销售额……说不定都超过100万了。”
    孟学民都有点分不清了,“浩然,我年纪大了,反应慢。咱们说点实诚的,别把真话和玩笑话掺在一起,我有点辨别不清。”
    周浩然哈哈大笑。
    孟学民有些来气,“你笑什么?”
    周浩然的笑声戛然而止,正色道:“主任,我可没跟你开玩笑。我说的都是实话,人家客户一直在努力跟我签单。明天,我还要去见他,去谈热水器的合作呢,订单合同搞不好能超过50万。这段时间,都是他一直在联系我,在求着我跟他签单。”
    孟学民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真是瞠目结舌。
    周浩然很平和的说:“我之前说过,现在的销售模式不行。如果是客户制定规则,按照客户的规则去谈合作,那一定是业务员去求着客户。我要探索一种‘求道’的模式,我要成为规则,要让客户都按我的规则来,都来求我。”
    孟学民记得他说过这样的话,深吸了一口气,“所以这次,是这个背景通天的客户要求你帮忙,然后你说了你的麻烦,他顺手帮你解决了,是这样吗?”
    周浩然笑笑,“差不多。”
    “那我就不懂了。”孟学民的姿态很谦和,“这个客户背景通天,他为什么还要求你?他想做什么,不是一句话的事?”
    “这可不一样。”
    “哪不一样?”
    “现在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了。”
    “嗯?”
    孟学民眉梢一挑,没太理解。
    周浩然道:“他背景通天,只是说明他拥有的是权力。市场经济的意义,就是放下权力对市场的管制,让市场自由发展。”
    孟学民沉吟不语。
    默默思考。
    周浩然犹豫了一下,觉得还是实话实说:“他拥有权力,但是他不懂市场。我没有权力,但是我懂市场。这是各有所长、各取所需。”
    “这样啊!”
    孟学民恍然大悟。
    也就明白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
    怪不得电视台里的保守派势力那么强还那么顽固呢。
    因为他们不懂市场。
    不懂市场,就意味着没钱。很多在编的第一档员工,现在的收入还不如很多刚入职的第三档临时工,这怎么行?
    只有保持过去那种权力控制市场的格局,这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理想、信念,都是扯。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