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218章 杀手锏
第218章 杀手锏
周浩然提方案,让姜雄和李长兴去执行。
乔诺要做信件的归纳整理,还要接着写信。
周浩然对她也做出了安排。
以后的信件内容,主要是三类。
第一,成功学。
鼓舞人心。
第二,企业管理。
传授管理技巧。
第三,实操案例。
写一些真实案例,来予以说明。
周浩然列出了几十个题目。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检讨是成功之母,改变是成功之父》《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的秘密》《用智慧求生存,用头脑求发展》《不生气,一切都会好:情绪管理必修课》《发现商机:从生活细节到创业实践》《一生的资本:资源整合与财富积累》《激励与绩效:构建提升竞争力的薪酬战略》……
先把信都写出来。
打印出来。
以后按照不同客户的分类,随取随用就行了。
鉴于未来可能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
周浩然的提议是每篇文章打印1万份,用作未来1万封信的备用。
这么大规模的打印,办公打印机肯定不行,好在自家有印刷厂,有现成的资源可以用。
乔诺承接了大量工作。
多少有些抱怨。
周浩然就给她画大饼,说这是在培养她的文字能力。等她足够成熟了,就给她出书,捧她做国内的知名女作家。
乔诺晕晕乎乎。
虽然觉得不靠谱,可还是满怀希冀,把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周浩然清闲自在,拉着婉姨的手,游走在各房产中介间。
跟她一起看房。
她已经选好了几个心仪的房产。
“你看好了,就买呗。”
周浩然不想浪费时间看房。
盛温婉不依,嗔道:“买房这么大的事,男主人哪能不参与的,咱们一起看看嘛。”
周浩然问:“谁是男主人啊?”
盛温婉白他一眼,“你呗。”
周浩然凑到她耳边,小声道:“那我就不不太理解了,你这话有歧义啊。我是这套房子的男主人啊,还是你的男主人啊?”
盛温婉脸色酡红起来,腻着嗔怪道:“调教也分个场合啊,在外面呢!”
周浩然跟她调笑,“这不检验成果嘛。”
盛温婉吃吃一笑,见前面的房产中介离的很远,就低声道:“房子是以公司的名义买的,产权属于公司,是以每年1块钱租给我的,你可算不上是男主人。”
周浩然问:“那我是谁的男主人?”
“我的我的我的。”盛温婉亲昵的挽着他的胳膊,神态妩媚,低回婉转,“你是我的男主人,行了吧?”
周浩然可没这么要求过她,就连连点头,“婉姨,你很有觉悟啊。”
盛温婉顾盼生辉的瞟他一眼,温柔似水的说:“浩然,求你件事呗。”
“还没调教完呢,确定关系的事再等等。”
“我没说这个。”
“那是什么?”
周浩然牵着她的手,走进了一个二手的楼盘。
盛温婉就更不能大声说话了,翘脚在他耳边,拉着长音道:“你以后别叫我婉姨了,我听着好别扭,就好像……像那什么似的。”
周浩然好笑,“你本来就是婉姨啊。”
盛温婉娇声道:“都认你当男主人了,你得注意点身份吧?”
“那叫什么?”
“叫我婉儿吧。”
“这个……”周浩然微微皱眉,迟疑不定的说,“这不太好吧?有点没大没小。”
盛温婉差点气死,咬牙道:“当初重逢刚见面,你就没大没小的去我家跟我那个了,你当时怎么没有这个觉悟呢?”
周浩然叹息道:“当时不是色心上脑嘛,见你风韵气质还美艳,就想尝尝你的滋味了,哪还忍得住?”
“反正我不管。”盛温婉有些气恼,随即就软语哀求起来,“咱们都这样了,我可不想当长辈了。以前在家里,我爸妈都叫我‘婉儿’。”
周浩然挤了挤眼睛,笑着说:“你不愿意当长辈,我来当?”
“你当什么?”
盛温婉有些奇怪。
周浩然忍着笑,凑趣说:“你叫我爸爸,我叫你婉儿,正好。”
“呸!”
盛温婉大发娇嗔,就跟他打闹起来。
这套楼房是前些年盖起来的。
只有六层,没有电梯。
这是一套二手房。
中介姑娘走在前面,听着后面打情骂俏的打闹声音,心中酸溜溜的很羡慕。
刚才看到那个帅哥开着一辆宾士过来,让人心都酥了。
只可惜,不是自己配得上的。
还是卖房吧!
现在的房子都很小。
普遍都是六七十平方米。
这是一套二手房,家具、家电都很齐全,都是两年前搬进来时买的。
之前的房主要移民出国,这才委托出售。
周浩然看了一圈,觉得还行,就定了下来。
全款购房。
15万。
拿上钥匙,换了门锁。
下周就能搬过来。
然后,又去了附近不远处的一个新楼盘。
这就是电梯楼了。
比较高大上。
这年头海港这边还不流行期房。
基本都是现房交易。
这房子面积就比较大了,主要是给精英白领提供的,面积98平米,房价是3300块钱。
没必要做贷款。
也是现款交易。
新房这边,接下来要找设计公司,做好设计、做好装修。
估计得明年秋天才能搬进来,先住在二手房那边。
买了房,盛温婉就踏实了。
当晚住在酒店里,腻在周浩然的怀里,千般妩媚、百般缠绵,在云顶亢奋的颤栗中,还真按照他的要求迷迷糊糊的叫了几声爸爸。
给了周浩然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房子买了,美人有了。
周浩然在生活上有了着落,算是有了第二个家。
事业上也传回了好消息。
一连几天的运作,作协那边很快就传来了正反馈。
他们愿意合作!
尤其姜雄很振奋,说了一条很残酷却对他们很有利的好消息。
“作协主席罗洛,身患肺癌,可能不太行了。”
这天中午开会,姜雄传达了这个消息。
周浩然从他的表情就有所猜测,“下一任的作协主席,是王安忆?”
姜雄笑嘿嘿的说:“那不太清楚,不过她现在已经是副主席了。如果她的《长恨歌》代表海港文学拿到了茅盾文学奖,声望之下估计能登顶。”
“这就闭环了。”
周浩然这下算是放下了所有的担心。
妥当了!
他之所以要推动中博书局出版《长恨歌》,就是因为这是一部经典大作,几年后摘得了茅盾文学奖,全国大卖。
“什么闭环?”
姜雄没听懂。
周浩然一挥手,转而说道:“《萌芽》那边怎么样?这件事一定要做成,过去国内的文学流派,都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革命文学、寻根文学什么的。可年轻人都是没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缺少感受。新一代的年轻人,流行起来的一定是青春文学。”
姜雄眼睛一亮,“还真有这种苗头。”
周浩然道:“我们跟《萌芽》合作去做新概念作文大赛,也不是免费赞助。合作得是互利共赢。我们需要拿到新概念作文的出版权。同时,新概念作文大赛涌现出来的优秀作者,我们要拿到他们未来作品的优先出版权。”
“好。”
姜雄低头,拿笔做记录。
周浩然怕他在执行环节打折扣,又强势的追加一句:“老姜,你别问为什么,执行就好!有没有效果,几年后就能见分晓!”
新概念作文大赛……
哼哼!
这可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现象,轰动全国。
其火爆程度,就跟后来的《超级女声》差不多。
涌现出了一批破圈的青年作家,在学校里,他们比明星更有名,受到了万千年轻学子的追捧。
最出名的当然就是韩寒和郭敬明。
这俩人可以说是未来十多年里国内销量最高的作家,把这俩人签在中博书局,就是未来的利润保障。
姜雄点了点头,缓缓的说:“现在,我们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
周浩然好笑道:“老姜,别卖关子!”
姜雄道:“好消息,《萌芽》方面非常乐意跟我们合作,新概念的全国作文大赛构思,也符合他们现阶段的理念。海港作协需要一个‘产品’,来争取全国性的文坛影响力。”
“所以呢?”
“如果中博书局愿意出资赞助、承办作文大赛,《萌芽》也会表示诚意,以后《萌芽》杂志的出版订单,都交给我们。”
“好事啊!”李长兴听后,就振奋起来,“《萌芽》杂志,销量都突破了40万份!去年杂志涨价了,每期涨到了6块钱,销量才有所下滑,那每期至少也有20万份的销量。”
“嗯,是好事,只要作文大赛办起来,《萌芽》的销量还会进一步的推高。”
周浩然也暗暗吃惊。
心说这从八十年代延续下来的文艺浪潮,还没过去啊!
一本青春读物的杂志都每期都有几十万份的销量。
比三十年后全网最火的网文订阅量还高呢。
“能拿到《萌芽》的印刷订单,就相当于有了一张长期饭票,这是好消息。”姜雄叹了口气,“不过,坏消息恐怕会让人失望。我们这段时间的运作,可以加深我们和海港作协的关系,却不足以让他们把丛书出版的订单交给我们。”
周浩然点了点头,“我知道,所以我还有杀手锏。”
“杀手锏?”
姜雄眉梢一挑。
周浩然冷哼道:“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就是你死我亡。不给对方留余地,就得先自身不要余地!这笔订单多大?120万?”
“嗯。”姜雄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抹肃杀,“对,120万。”
周浩然凌厉的说:“别的印刷厂接单,要价120万。我们接单,对半砍!我们只要60万!告诉作协,我们保质保量还降价,让他们节省出经费,用在其他的公关业务里!”
“60万?”
姜雄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
“这不可能。”李长兴脱口而出,也觉得这太荒谬了,“60万接单,我们恐怕要赔本!”
“赔本也接!”
周浩然的竞争理念有些过于超越时代了。
让办公室的几人都目瞪口呆。
连盛温婉都震惊的捂住嘴巴。
成本核算的事,是她做的。
印刷厂里,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动化的。印刷可以靠着机器,速度很快,全自动,靠着几个工人维护机器就行了。
主要限制效率的是图书的装订环节。
得是半人工半机器。
如果是复印品、杂志、宣传册这些,装订速度会很快。
正式的纸质图书,速度就很慢了。
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大概也就装订50本。
印刷厂每天可以装订5000本。
每个月总量是15万本。
作协的这笔订单,是1万套丛书,总计18万本。
也就是说,接了作协这单,印刷厂要忙活一个多月。
每个月里,印刷厂的人工薪资成本是12万元,水电维护仓储等成本是3万元,设备折旧费是5万元。
这就是20万元了。
另外,这种印刷订单,都需要印刷厂先垫资印刷,这就需要短期借债。作协的这笔订单,物料成本就得40万元,如果借短期周转债,哪怕是半年,也有4万-5万元的利息。
别的杂七杂八的开销都不算了。
只把这些都算上,这一单也足足要65万元的成本!
李长兴对印刷厂这边的账就很了解,很着急的说:“不行啊周先生,这样不行啊!我算过,接作协的这笔订单,我们的基础成本至少就得70万。”
周浩然摇摇头,“你算错了。”
“没算错。”李长兴以为他把账给搞错了,“盛经理,账本都在你那呢,有多少成本,你最清楚!”
盛温婉紧咬着嘴唇不说话。
她总不能跟周浩然唱反调。
李长兴都快急哭了,“真不能这么搞,基础成本都要70万。要是以60万的费用来接单,这一单我们至少要亏10万。这样的价,别说海港了,放眼全国都没有哪家印刷厂能给得起!”
周浩然笑道:“那不正好吗?别人都给不起这个价,我们能给,到时候全国的出版社、书商都会找我们来印刷。到时候,咱们就不是一统海港了,搞不好就一统全国了。”
“这不赔死了吗?”
李长兴感觉气息都不畅了,生怕他的心血在周大先生的胡折腾之下破产倒闭。
他本以为拿下了作协这个订单,可以赚上几十万。
这样一来,印刷厂几个月不开工,都能有饭吃。
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姜雄也难以置信,睁大眼睛,“周先生,这就是你的杀手锏?”
乔诺在“战斗小组”里,充当的是秘书角色,主要是做记录,做文件的归纳整理。
见师父受到了质疑,就很不高兴。
“姜总,李总,我们在开会呢,为什么要这么激动?”乔诺手里拿着圆珠笔,精致的小脸板着,很不服气,“师父说这招是杀手锏,自然有他的道理。”
李长兴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这个杀手锏,我真的不理解。如果想打价格战,我们可以开价80万元,就当我们给作协免费打工了。”
“80万?”周浩然瞥他一眼,“我们开价80万,三彩印刷也降价到了80万,怎么办?”
李长兴道:“他们降不了,他们的成本比我们高。我们接这单,成本底价是70万,他们至少是80万,甚至是90万。”
周浩然问:“要是那位麦总意气用事了,生气了,宁可这单生意赔了,也要来抢单,怎么办?”
李长兴脱口而出,“让他们抢啊!”
周浩然淡淡地说:“作协的订单,我们一定要拿下来!就没必要去刺激对方了,得一步到位,在心理学上这叫……嗯,拍卖会你们都去过吧?”
李长兴摇头,姜雄摇头。
盛温婉和乔诺都大眼瞪小眼。
周浩然咳了咳嗓子,说道:“这就跟竞拍一样,不要刺激对手。看好了,就直接喊出一个天价。对手看你志在必得,也就放弃了。可要是一点点的抬价,双方比着喊价,就很容易喊出火气,较真起来,就容易搞出来一个比天价还高的天价。”
乔诺小脸兴奋,脆生生的说:“对,要一步到位。直接给出60万的价格,让三彩印刷那边连跟的勇气都没有。”
李长兴苦涩又不敢相信,“真要赔钱接单啊?”
周浩然问:“赔多少?”
李长兴道:“这单至少赔10万!”
周浩然笑道:“一单赔10万,要是我们接了十笔这样的订单,赔多少?老李,你数学好,给我算算?”
李长兴有些发呆,不太懂他的意思,“一单赔10万,十单不就赔100万?”
“嗯,这是数学。不过,生意不是数学。生意的算法,一单赔10万,十单可能就赚100万了,一百单说不定能赚2000万。”
周浩然有点心累。
感觉带着这个年代的人一起做生意,真是有劲使不出。
这思维理念上的层次差距太大了。
要是放在三十年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一些常见的互联网逻辑都能有粗浅的理解了。
姜雄和李长兴都是下海多年的商人呢,商业认知还太浅薄。
倒是小徒弟乔诺,眨巴着眼睛,若有所思起来。
感觉这跟她写信是一个道理。
她一天时间,写了一封信。
如果只寄一封信,就意味着这封信占用了她一天的时间成本。
如果寄出十封信,就意味着每封信只占用她十分之一天的时间成本。
如果寄出一万封信,那她写信的时间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成本跟规模息息相关!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