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262章 答辩的对手
第262章 答辩的对手
周浩然的两篇论文,都属于应用端。
属于别人提出了问题,他来解决问题。
这层次就低了不少。
谭教授说他会在全球top10的顶尖期刊上发表,其实就是排名第10左右的计算机刊物。如果是第九,会说top9,如果是第三,会说top3。
这跟论文的内容有关。
应用端的论文,的确不可能在top3级别的刊物里发表。
那必须得是提出问题的论文。
计算机领域里,还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未知领域需要探索。谁能把那片不可知的计算世界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谁才是真正的行业里的泰山北斗。
这就上升到了计算机理论甚至计算机哲学的领域。
大师们提出一个使命或者一个概念,给出一个可行性的幻想,后来者们根据他们给出的蛛丝马迹,去把他们的幻想给表达、实践、应用出来。
就比如后来称霸全球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理论,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相关的理论就已经出来了。后来这些产业的发展,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算力的提成,一步步的把几十年前的理论表达、实践、应用出来。
尤其是神经网络的ai概念,还形成了一套“计算机与人”的哲学体系。
周浩然即便先知先觉,也没这种水平。
他这个“技术专家”,绝大部分的计算机技能都是应用端。
他的两篇论文,只是最末端的应用层面。
好在确实有着时代的领先性。
为现阶段java语言的应用提供了一束希望曙光。
这才有资格在《joop》这种顶级的计算机刊物上发表。
听说有机会在这种级别的刊物上发表,程院长就很高兴,保证道:“只要论文顺利发表,编委会那边就没必要答辩了,我直接去找学校!”
谭明亮笑道:“是啊,真要是发表了,就是全国第一人,还要来参与答辩,这就太可笑了,谁有资格面试他?”
周浩然叹了口气,“我现在就想把我对计算机的一些理解都表达出来,通过编写教材的方式,为国家为下一代的学子做出一些贡献。”
程院长听出了言外之意。
这是抱怨在国家队的金融工程里没有用武之地呢。
就安慰他。
说好好编教材,做好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本。
“对了,咱们的教材,是在什么出版社出版?”周浩然不动声色的问。
程院长笑道:“我们大学有自己的出版社。”
“印刷厂呢?”
周浩然追问。
“呃……”程院长对此就不太清楚了,“应该有几家合作的印刷厂,你有事?”
周浩然沉声道:“我听说政策要放开,国营出版社,不用必须选择国营印刷厂来下单。既然是出教材,为了更好的普及性,我认为教材的定价可以低一些,让全国的大学生都能买得起、学得起。教材售价的降低,首先就得是印刷成本的降低。”
程院长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民间的印刷价格很低?”
周浩然点了点头,“我听说长兴印刷厂有意文化推广,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图书,有印刷折扣,最多可以打五折!”
谭明亮教授送上了助攻,“哦!长兴出版社,我知道,我之前看过报道,说是海港优秀的印刷厂典范。”
周浩然笑道:“对,如果是一些优质题材的图书,印刷厂那边会退回一大笔的印刷费,来鼓励相关题材的图书的推广和发行。大学教材,肯定列在其中。如果我们学校的教材都能够在长兴印刷厂里印刷,那么复旦大学出的教材,在教育部的评选里,至少就拥有了价格和普及层面的优势。”
想成为大学教材,只内容好还不够。
还得有价格优势。
国家还不富裕。
很多大学生,都需要家里到处借钱才能上学,甚至很多人因为家庭拮据而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
低价,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竞争力!
教材也是!
程院长被他给说动了,肃容道:“有道理,这件事回头我会跟学校认真的说一说!”
周浩然笑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老院长,这周末我打算找一家工厂去实地考察,然后去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让乔海一起去。”
“都去!都带上!”
程院长听说他的论文要登上《joop》,底气就更足了。
哪还不放心?
这小子,就是个编程大师啊!
让自己的弟子们跟着他混,没坏处!
说什么都让周浩然把他的那些研究生弟子都带上,一起去工厂里实地考察,跟着他一起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跟落地应用结合在一起。
周浩然自然同意。
只不过有个缺点。
程院长是高性能计算机专家……在应用端,其实就是做服务器的。
这行业没什么出路。
别说国内没什么竞争力,哪怕现在售价3000万美元的ibm大型机,500万美元的ibm中型机,最低20万美元的ibm小型机……未来都要被市场严重倾轧。
以x86机构为主的开放性芯片,才是未来服务器的主流!
价格低,平台开放,应用场景更丰富!
一台拥有着垄断优势的封闭属性的ibm大型机价格3000万美元,同样算力的搭配着英特尔芯片的服务器,售价也就是30万美元!
像程院长这种老一辈的专家,指导的都是ibm的主机原理和技术指导……这路线就很偏了,学习ibm的主机去开发国产替代,这是个死胡同。
必须得是x86架构才行。
只可惜,很多老一辈的院士都“死不悔改”。
连带着他们教出来的学生都有些脱离时代。
他带的那些研究生,都很优秀。
但只有那么四五个,是真正的有视野面向更多的计算机领域,愿意学习更多最前沿的计算机知识,比如现在全球最火热的java语言。
周浩然去了实验室。
刚好就看到乔海他们几个,在认真学习java呢。
围在一台电脑前,向高手请教。
周浩然站在背后看了一会儿。
发现有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正给他们几个讲“算法可视化”的应用,就是利用awt开发冒泡排序算法动态演示,通过色块高度变化实时展示。
这是个实验室里的小项目。
真别说,讲的挺好!
“咦?周浩然,你来了?”
乔海刚才的注意力都在电脑屏幕上,在认真求教、学习。
这会儿讲完了,才发现多了一个人。
周浩然笑道:“跟你们一起学习来着。”
“哦,这就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宁元甲宁博士!”乔海递了一个你懂我懂的眼神,“他是我们学院里java水平最好的大师兄!”
这时,宁元甲给这些个非同门师弟们讲完java,转身站起来。
“你就是周浩然?”
“对。”
“这么年轻?”
宁元甲很主动的伸出手,着实惊讶。
周浩然跟他握手,笑道:“宁博士也一样年轻。”
宁元甲点了点头,“听说你对java也有一些理解,刚才我给他们讲应用原理,你听懂了吗?”
周浩然笑笑,“听懂了。”
“嗯,java现在是显学,是最热门的编程语言。”宁元甲的见解还真挺高,“想吃计算机这碗饭,学好java,做什么都吃香。”
周浩然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嗯。”宁元甲拍拍他的肩膀,老气横秋的说,“年轻人,有前途!好好努力!”
周浩然微微一笑。
两人其实是竞争关系。
编委会里,现在就只剩下一个名额了。
要在周浩然和宁元甲之间“二选一”。
上次的答辩,两人都参加了。
都失败了。
据说一个月后学院里会举行一次特别的答辩,为两人再准备一次,去竞争那最宝贵的教材编审的名额。
宁元甲不是这个实验室的人。
是过来帮忙的。
走到了门口,忽然回头。
“对了,周浩然。”宁元甲转身看他,“我听说你上次的答辩,围绕着java,说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观点?”
周浩然道:“还行。”
“年轻人,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就实勿虚。”宁元甲显得很有气魄,很有底气,“下次的答辩,你好好发挥,编委会最后一个名额,你还是有机会的,但我绝对不会放水。对你来说,也是一次比较难得的经历。”
这话说的很好听。
可实验室里的人都有些表情复杂,听着很别扭!
就好像那个名额,宁元甲已经手拿把掐了。
在这里当着周浩然说出来,就像是挑衅。
乔海有些生气,笑呵呵的说:“学长,他的水平很高的,技术都能落地,这周他还要跟我们几个去工厂考察呢!”
“考察?”宁元甲微微一怔,“考察什么?”
周浩然答道:“我想围绕着企业需要,开发一个企业仓库的管理系统。这不是实验室的空想产品,需要在应用端有效果,就离不开实地考察。”
宁元甲心头微动,很洒脱的说:“刚好,这周末我也有空,到时候叫上我一起吧!你们要是在技术上有什么不懂的,我也能帮你们解决一下。”
“行啊!”
周浩然热情邀请。
宁元甲一挥手,“那就这么说定了,大海,周末的时候你找我,咱们一起走。”
“好的,我联系你。”
乔海看了一眼周浩然,觉得他太年轻,缺乏心机,对方明显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来一探究竟、来故意接近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