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302章 亲王之间的交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2章 亲王之间的交锋
    郑王府后园,湖中水榭。
    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凭栏望水,怔怔出神,悠悠长叹。
    忽听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姨母,何故如此长叹?”
    少女倏地转头,只见身后站着一名少年郎君。
    那少年比她还要大上一两岁,却称呼她为姨母,倒也是咄咄怪事。
    少女柳眉紧促,道:“还不是因你之故,害得郑王府不得安宁,你难道就不怕吗?”
    那少年正是淮南王李茂,他扬了扬眉,道:“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被陛下赐死!哼,他李弘当上太子后,我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
    少女跺足道:“分明是你先惹他,这才招来此祸!”
    李茂淡淡道:“你一介女流,自然不懂这些,我也不与你分说,这鱼符你且拿回去,我会遵守约定,再不来缠你。”
    将一枚金灿灿的鱼符扔了过去,转身大步离去。
    少女手忙脚乱的接过鱼符,仔细检查一番,并无差错。
    拿着鱼符回到闺房,装入一银匣中,召来一名婢女,问:“阿郎还在陪越王吗?”
    婢女道:“是呢,一开始还说的挺欢喜的,现在两人都不怎么说话了。”
    少女暗叹道:“这位越王以前与阿郎从无交情,如今突然来访,又谈这么久也不走,只怕是冲着李茂来的。”
    郑王府,外堂内。
    郑王阴沉着脸,目视着李贞,道:“越王,你不必再绕来绕去了,孤已知道你的来意!”
    李贞端着茶杯,却并不喝,目光凝望着杯中淡绿色的茶水,淡淡道:“那也好,还请十叔给我一个答复。”
    郑王道:“我先问你一句,是陛下派你来的吗?”
    李贞摇头。
    郑王道:“那好,我把话放在这里,也请你转告陛下,太子之事,与我无关,若我有半句虚言,死后灵位不得进太庙,这下你满意了吧?”
    李贞侧头盯着他看了一会,缓缓道:“十叔一向是我尊敬之人,您既这样说了,李贞自然相信。”
    站起身,告退一声,便要离去。
    一名家仆忽然走了进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却因李贞在场,没有开口。
    郑王大怒:“混账东西,有话就说,孤做事一向光明正大,没什么不能见人的事!”
    那家仆颤巍巍的道:“阿郎,狄仁杰来了。”
    郑王脸色一白,道:“他来做什么?孤和他可没交情。”
    李贞提醒道:“十叔,那周二去了大理寺,狄仁杰想必也是为太子之事而来。”
    郑王哼道:“都说狄仁杰有断案之能,我看也不过如此,竟看不出是有人在诬陷孤!”
    李贞笑道:“十叔不必动怒,也许狄仁杰只是来向您问问情况,如此才好找出幕后之人!”
    郑王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狄仁杰来到大厅时,见越王也在,微感诧异,朝两位亲王见礼。
    郑王坐在上首椅子上,身体前倾,沉着脸道:“狄仁杰,你是来抓孤的吗?”
    狄仁杰拱手道:“不敢,只是有些话,想向殿下询问。”
    郑王既不请他坐下,也不命人奉茶,只道:“你问吧。”
    狄仁杰道:“下官想问,最近几日,殿下的鱼符,是否一直在身上?”
    郑王愣了一下,道:“孤是外臣,不用上朝,鱼符一直由妾室罗氏替孤保管,你问这个做什么?”
    狄仁杰道:“根据富平县衙役口供,那些自称郑王府的家奴,曾将您的鱼符出示给他们看过。”
    郑王怒声道:“那一定是伪造的鱼符!”
    狄仁杰道:“民间伪造印信的帮派结社,皆有规定,不沾与朝廷有关的东西。故而很少出现伪造鱼符,五品之上的伪造鱼符,大理寺档案中,都未有记载!”
    郑王气的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越王突然道:“狄寺卿,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敢谋害太子的人,也不会是普通人。十叔,不如就让你那名爱妾过来说明,也好让狄寺卿放心。”
    这话表面是帮郑王说话,其实是在要求他自称清白。
    有越王在此,肯定会将这里的一切告诉皇帝。
    郑王若是心虚不敢让姬妾出来作证,只会让皇帝心生怀疑。
    郑王想到此处,挥了挥手,命人召罗氏来外堂。
    不一会,一名姬妾来到外堂。
    瞧见她后,李贞和狄仁杰都是一愣,郑王脸色则有些红。
    原来这罗氏貌美,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
    郑王今年已过四旬,竟娶这么一位少女为妾,传出去,恐惹人笑。
    其实按理来说,在长安城,只要身份够高,脸皮够厚,五六十多岁的人,也可纳年轻少女为妾。
    可郑王一向美名在外,竟也有此好,着实令人意外。
    郑王咳了一声,道:“观照,最近这几日,鱼符可还看管好了,没有被盗吧?”
    罗氏低声道:“妾身每日检查三次,鱼符都好端端放在匣内,阿郎若要,妾身这就去取。”
    半晌,罗氏取来一个银色匣子,打开匣子,里面放着一块金灿灿的鱼符,正是郑王鱼符。
    狄仁杰审视了一会郑王表情,又看了罗氏一眼,拱了拱手。
    “既是如此,可能确有胆大狂人,伪造殿下鱼符。”
    郑王听他如此说,脸色也缓和了一些。
    “孤刚才也有些无礼了,实在是此事干系太大,孤也怕被牵连,还请狄寺卿见谅。请坐下喝杯茶吧。”
    狄仁杰摆手道:“不了,案情紧急,下官还急着查案,告辞。”转身离去。
    越王见狄仁杰都走了,也跟着告辞,从后面追上狄仁杰,与他一起离开郑王府。
    他请狄仁杰坐上自己马车,朝他问道:“狄寺卿,你真的认为有人在陷害郑王?”
    狄仁杰道:“也不能说是陷害,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郑王应该并不知情。”
    李贞道:“这一点我同意,不过,不是郑王的话,又会是谁呢?”
    狄仁杰目光闪动:“也许是郑王府其他的人。”
    李贞刚要问话,忽听外面传来一道声音。
    “殿下,前面遇到了吴王的马车。”
    不一会,窗外便传来李吉的声音。
    “八叔,您在里面吗?”
    李贞探出头来,只见李吉果然站在车外。
    “吉儿,你怎么在这?”他问了一句后,心中恍然,道:“你是来找狄寺卿的吧?”
    李吉道:“是的,侄儿先去大理寺,他们却说狄寺卿不在寺中,侄儿琢磨着,他可能去了郑王府,这才过来。”
    李贞笑道:“你猜对了,狄寺卿就在车上,你也上来吧。”
    李吉大喜,当即上了马车,与狄仁杰见过礼,将李茂的事与他说了。
    李贞听到“李茂”这个名字,顿时想起儿子昨晚跟他提过此人,只是当时没当回事罢了。
    狄仁杰却非常重视,仔细询问当年崇文馆的旧事,问完之后,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两位殿下,还请随同狄某,再去郑王府拜访一趟。”郑王得知他们去而复返,心中便升起不好的预感,依然在外厅接见他们。
    几人分宾主而坐,郑王沉声道:“你们还有什么事吗?”
    狄仁杰道:“郑王殿下,请问淮南郡王,可在府中?”
    郑王道:“他在府中,怎么了?”
    “可否请他出来一见?”
    郑王沉声道:“你们找他做什么?刚怀疑过孤,现在不会又怀疑孤的儿子吧?”
    “十叔,如果此事与李茂无关,让他出来见见面,又有何妨?”李贞出声道。
    郑王沉着脸,没有做声。
    李贞见此,更加怀疑,淡淡道:“十叔,你若是不让他出来,我们只能强行搜府了。”
    郑王一拍桌案,道:“李贞,你别以为跟陛下亲近,就可以不把叔伯放在眼里,我大唐以孝治天下,就算陛下在这里,也不敢对孤王如此无礼!”
    李贞针锋相对的道:“大唐不仅以孝治天下,更以法治天下,纵是亲王郡王,触犯律法,一样治罪!”
    郑王厉声道:“那你就叫陛下把孤拿了吧,且看天下人怎么说!”
    李吉赶忙道:“叔公,只是让堂叔出来说几句话而已,您何必如此动怒?”
    郑王瞪眼道:“茂儿才十八岁,怎么可能做下这种事?我看你们就是借题发挥,想对付孤!”
    狄仁杰忽然道:“郑王殿下,如果不方便见淮南王的话,能否让我们再见一见罗夫人?”
    郑王道:“你又想见她做什么?”
    狄仁杰沉声道:“因为她刚才撒谎了。”
    “那你刚才为何不说?”郑王脸色微变。
    狄仁杰道:“刚才我并不知她想维护谁,现在我却知道了。”
    郑王仿佛触电一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你是想告诉孤,她想要维护的是孤的儿子,是也不是?”郑王一字字的道。
    狄仁杰道:“不错。”
    郑王怒发冲冠:“狄仁杰,你不要欺人太甚!”
    李贞冷着脸,道:“十叔,狄仁杰是大理寺卿,奉旨查案,对您已够尊敬的了,您若再阻拦办案,咱们就一起入宫面圣吧。”
    郑王指着他,气急道:“你休要拿圣人来压孤!”
    忽听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王叔的意思是说,朕的旨意,王叔也不放在眼里了吗?”
    只听一阵庞杂的脚步声响,一大群人进入外厅。
    为首之人除了当今天子李治外,还有皇后武媚娘。
    两人身后簇拥着一众内侍和侍卫。
    厅中之人也都未想到,皇帝和皇后竟然一起来了,都露出错愕之色。
    李吉反应最快,下意识行跪拜礼,李贞、狄仁杰见此,也跟着行跪拜礼。
    其实在唐朝,非正规场合,见了皇帝不必行跪拜礼,更何况还是亲王。
    不过李贞、李吉和狄仁杰都跪了,李元礼也只好跪下。
    李治走到上首坐下,武媚娘则站在他一旁,并未落座。
    “都起来吧。”他抬了抬手。
    众人这才谢恩起身。
    李治朝狄仁杰笑道:“狄卿,朕本想请你同行,不想你竟先一步到了。现在是什么情况,和朕说明一下吧。”
    狄仁杰应诺一声,将眼下情况说明。
    他说的非常委婉,并未说郑王直接阻止办案,算是给他留了几分颜面。
    李治道:“那可巧的很,朕和皇后过来,也是为了见见这位淮南王,郑王,你儿子就那么宝贝,见不得人吗?”
    郑王咬了咬牙,道:“陛下来臣府邸,也是为了李茂吗?”
    武皇后忽然道:“这里有一位郭道长,在宫里测算一卦,说太子之事,与淮南王有关。吾与陛下,这才来拜访郑王。”
    郑王急道:“道士之话,怎能当做罪证?”
    武皇后凤目紧紧盯着他。
    “吾和陛下,只是想见见令郎,并未给他定罪,但郑王如此遮掩,却教人不得不怀疑了。”
    郑王与皇后对视片刻,终于低下头,暗叹了口气,转身吩咐家仆,将淮南王和罗氏叫过来。
    没过多久,罗氏便到了,瞧见大厅内的阵仗,整个人都呆住了。
    贺兰敏之反应最快,提醒道:“陛下和皇后殿下都在此处,你这小女子,还不快见礼!”
    罗氏急忙跪在地上,神情已不像先前那般冷静,手肘和肩膀,都在微微颤抖。
    又等了半晌,淮南王李茂才终于过来了。
    他原本还带着倨傲的表情,当瞧见李治和武皇后,脸色瞬间变得像纸一样苍白。
    犹豫片刻后,上前向帝后见礼。
    郑王瞧见他的反应,心中陡然一沉,怒声道:“李茂,陛下问话,你可要谨慎回答,休得有半句差错!”
    这是在提醒他,倘若太子之事真的与他有关,一定不要承认。
    然而李茂却轻蔑一笑,昂首道:“陛下,您不必问了,质库所之事,是我所为。”
    李治点头道:“好,敢作敢当,倒有几分骨气。”
    武皇后凤目闪动间,杀机显露。
    郑王气得差点栽倒了,用手指着他,颤声道:“你……你为何要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李茂哼了一声,道:“大逆不道?我不过是为当年之事,讨回公道罢了,怎么就大逆不道了?”
    郑王愕然道:“什么当年的事?”
    李茂微微侧头,没有做声。
    李治也露出好奇之色,侧头看向武皇后,道:“媚娘,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武媚娘摇了摇头。
    李吉忽然迈步出列,道:“陛下,此事臣知道。”
    李治道:“那好,小吉,你跟大家解释一下吧。”
    李吉便将李茂离开崇文馆之时发生的事,与李治、武媚娘和郑王都详细说了。
    此事被李茂引为耻辱,回家后并未告诉郑王,故而郑王并不知道。
    李茂听小吉当众说起自己被人用尿淋了一身,面色“刷”的一下,变得涨红,紧紧盯着李吉。
    “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吉道:“我是听李冲堂兄说的。”
    “李冲!”李茂咬牙切齿的道:“不错,就是李冲,他受太子指示,用这种方法羞辱我,此仇不报,枉为大健儿!”
    以前李弘在皇宫,他想报复也没办法,后来李弘办了质库所,他才终于找到机会。
    原先只是想打击一下李弘的名誉,未曾想到,因周二的缘故,惹出如此轩然大波。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