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 第17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肖沐阳确实聪明,但也勤奋。
    还不到三岁的孩子,刚启蒙识字,他要背汤头歌全靠了朱玲玲一句句的教。
    朱玲玲有一种感觉:自己也重新上学堂识字了。
    值得欣慰的是,儿子真的记性很好,手把手教一遍就能记住。
    在肖家人看不到的地方,儿子缠着她教识字,教汤头歌。
    “沐阳,你想做学问考科学做大官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娘的人有这样的心理都很正常。
    朱氏知道三婶黄氏一直努力让儿子朝这个方向发展,朱玲玲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她是肖家下一代的长媳,肩负着未来当家主母的重任,有些事儿得顾全大局,只能心里想不能说出来。
    “娘亲,当大官有什么用?”
    对肖沐阳来说,除了吃外就是认识药材,制药丸,挺好玩儿的,关键是姑姑还会扬表自己厉害,这多好啊。
    小小年纪的他是在蜀地出生的,这两年多接触得最多的就是病人。
    时常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盯着那些被家人扶着或弯腰驼背一脸痛苦模样的妇人进门,姑姑给看诊抓药或针灸后脸上就有了感激和笑容,或者直夸姑姑医术好,不再那么疼了。
    在小孩哥的眼里,姑姑简直就是神仙,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能让人瞬间心情好起来,这得多大的本事啊。
    “当大官就是在朝廷上当差……”
    一时之间,朱氏竟然说不上来当大官的好处。
    说成为国之栋梁吧,事实上除了开国皇帝那会儿,那些一起打江山的人是国之栋梁外,余下的也没几个有好结果。
    在朝堂上文争武斗,不是你整倒我就是我压倒你,一不小心就得全家进大牢,或者砍头或者流放,就连当太医院院首的肖老爷子都没能避过这样的灾祸。
    算了算了,还是当一个大夫吧。
    就这么一瞬间,朱氏决定不再给儿子灌输当什么大官的想法了。
    “娘亲,儿子要学姑姑,要制药要治病,要当一个很厉害的大夫。”
    “好好好,当大夫,来吧,娘又教你学识字。”
    想通了的朱氏这一次是认真的教儿子了:“不过,孩子,咱们还小,今天学了这一页就不学了。”
    “不好,沐阳要多学,姑姑抽问的时候才能回答得上。”
    朱氏……要命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不知道玩儿只知道学呢?
    当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还是二妹妹太会夸奖,将一个小小的孩子逼得这么上进,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肖家人不知道肖沐阳背后的努力,在春暖要准备启程去漠北的前一天黄氏迎来了她要的好消息。
    “你说什么?”
    许氏愣了了下,这消息有点突然啊。
    “大嫂,这是我母亲的来信,她考虑到姝儿不小了,又是娇养长大的孩子,去别人家里怕被欺负,所以让我将姝儿送黄家去。”
    “送回黄家我没意见,但是,姝儿的婚配得另有其他人才行。”许氏气得不轻:“三弟妹,你糊涂了不是,好好的姑娘,怎么能送回娘家给你侄子当妾室,我们肖家的家规置于何地?”
    肖家有家规,男不纳妾,女不为妾。
    想不到黄氏出自书香门第,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女,却要做出让亲生女儿送回娘家为妾的丑事。
    “是啊,弟妹,咱们家的姑娘不至于这么差的,犯不上送出去被人作践。”徐氏一向不多言语,这一次也是看不下去了。
    “当初肖家出事的时候,你也没有抛下她们不管不问,而是选择了和我们一起回蜀地,这次怎么就……”徐氏耐心的劝解:“现在咱们家日子也算是过起来了,有吃有住有穿的,姝儿要谈亲事也容易……”
    “大嫂,我们家姝儿不比大姑奶奶有本事,就算被人休弃了还能得了皇上赐婚嫁一个怀远大将军。”
    “二嫂,我们家妹儿也没有二姑娘有能力,在蜀地早早的订下了赵家的三公子。”
    黄氏虽然知道这不是一条好路,但是,为了儿女她决定了要去试上一试:“姝儿没有春玉的漂亮,没有春暖的能力,在蜀地能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庄户人家还是做短工的那些汉子?”
    “你们的闺女都能嫁一户好人家,我这个做母亲的没本事,我不能为她谋划,只能求助于娘家。”
    黄氏说着说着泪流满面了。
    “三婶,原本我不该多言的,可是姝儿是我们的妹妹,我就不能不管。”
    朱玲玲也是很生气,三婶这样做除了给春姝找婆家外,更多的肯定是为了春强春安这两个儿子着想。
    就算求助于娘家,娘家这么作践她女儿她都能忍,只能说内里还有很多大家都看不到的秘密,黄氏没有说出来,朱氏却不傻,一眼就就看穿了她的伎俩。
    “都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年我嫁到肖家也是看中了肖家的家规,男不纳妾女不为妾,在京城这名声保持得挺好的,不能肖家在京城没有了,这名声也不要了吧?”朱氏道:“而且,你娘家这是要干啥,你有那么多的侄子,怎么就只能选择这个叫黄昆的侄子呢?”
    “昆儿已有举人的功名,又是黄家嫡长子,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担子,放眼望去,黄家的后代子孙能胜过他的并没有一人,昆儿未来肯定是有前程的。”
    “而且,姝儿也喜欢她这个大表哥,若不是肖家出事,说不定我早就为他们订下这门亲事了。”
    姝儿喜欢大表哥?
    这个消息多多少少是有点炸裂的,当年肖家从京城到蜀地时,春姝还是一个不满十二岁的小孩,这么小就懂得情情爱爱了?
    黄氏知道她在说什么?
    春暖听到这里也很担心。
    “三婶,你说让姝儿妹妹回黄家的事儿可有和她谈过?”
    这个小小的家庭会议就是三妯娌加上朱氏和春暖春宁在一起商议。
    “没有谈,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姝儿还能有什么意见?”
    “三婶,你说的是婚姻大事,让姝儿妹妹去做妾,算什么婚姻?”春暖皱眉不已。
    以凭她对春姝的了解,肯定不会同意的。
    “我看还是先把姝儿妹妹喊过来问一问吧,如果她愿意,我们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只能送上祝福的话;如果不愿意,我希望三婶不要以母亲之名压制她,逼迫她。”
    “好,问吧”
    黄氏不信春姝不听自己的。
    要知道,以前她最喜欢的就是和自己回黄府,一进府她就要找黄昆表哥黄丽表姐她们玩儿。
    往后余生,都在黄府生活,春姝一定很开心。
    春姝被叫到了大伯母的屋子。
    “姝儿见过大伯母,二伯母,母亲,长嫂,阿姐和宁哥哥。”
    春姝已经很久没有施过这样的礼了,礼数都显得有些生疏。
    “果然是女大十八变,春姝越发出挑了。”
    虽然是天天见,但是这会儿看人又带着不一样的感情。
    许氏忍不住夸赞这个侄女。
    “大伯母谬赞了。”
    春姝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是被夸得害羞了起来。
    “我们肖家的姑娘都长得好,水色好,个头高挑,知书达礼。”徐氏忍不住自夸起来:“别说昌州了,就是放眼整个京城,我们家的姑娘也不差。”
    主要是肖大夫会调养啊,三伏天还是数九天,肖大夫都会调配一些药丸或者滋补类的药丸让府中的女眷们服,这些药丸的功效是活血养颜的,因此一个个长得水色相当好看。
    她们的肤白貌美是带着健康色,不像京城其他贵人的夫人太太小姐,娇则是娇已,却带着苍白或病态,与肖家人的美是两个概念。
    “是啊,姝儿妹妹长得这么好,定然能寻得一个好人家。”朱玲玲也感慨,就这样的长相,怎么着也不应该送去做妾啊。
    也是,纳妾就是要纳色。
    不过,说真,要做妾,也不应该是黄府的妾室,那有什么实质上的好处?
    黄氏一族是出过大儒,那是祖上的风光了,现在的黄氏在京城连三等人家都算不上。
    当年肖府若不是出事,肖府也能与黄氏一族相提并论了。
    “长嫂笑话妹儿了。”
    春姝脸上一红,心里“呯呯”跳个不停。
    她其实早猜到了,八成是要给她说亲事了。
    是的,阿姐春暖出嫁后,自己和春燕也就十五六岁到了出阁的年纪了。
    她也憧憬过要嫁什么样的人家,还想过自己和春燕是同一年的,到底谁先谈啊?
    什么样的人家会看上自己呢?
    这一天到底来了!
    就不知道,谁是她的缘分。
    “你长嫂没说笑话,姝儿,来,过来,到大伯母这边来。”
    许氏招了招手。
    春姝红着脸走到了大伯母面前。
    “来,挨着大伯母坐。”
    “是,大伯母。”
    大伯母在肖家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她看重自己,自己不能怠慢了。
    “姝儿,你告诉大伯母,心中可有心仪之人?”
    春姝一愣脸更红了,连忙摇头否认。
    “真没有?”许氏见春姝否认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最怕就是如黄氏所言:春姝喜欢黄昆,那就是大麻烦了。
    黄昆若是没有娶妻生子倒也是好事一桩,可他已为人夫为人您,春姝再上赶着去做小就不是一回事儿了。
    “没有。”春姝摇头:“姝儿还小,没想过这些事儿的。”
    “那你现在可以想了。”许氏拉着她的手:“你想一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夫君,是读书的,还是武将,又或者是经商的……”
    黄氏听到经商两个字时脸一下就黑了。
    大嫂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只有她的女儿可以嫁给将军,自己的女儿就只能嫁个经商的?
    “弟妹,你先听大嫂和姝儿聊,不要急动,又不是真的当场就定下来了,她们也只是闲聊。”
    徐氏看黄氏变脸连忙提醒。
    “大伯母,姝儿……”春姝红着脸欲言又止。
    “说吧,喜欢什么样的我们就按什么样的标准去找姑爷。”
    “姝儿想找一个武将,能护住姝儿的。”
    武将?
    并不是黄昆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这一次,许氏是彻底放下了心。
    “姝儿,你外祖母来信了,想接你回京城住一段日子。”
    黄氏见状连忙插话,不能再让大嫂谈下去了,再谈就真的要谈黄了。
    “我一人回京城吗?我害怕,我不回去住。”春姝听到亲娘的话愣了一下,想了想摇头拒绝了:“当年祖父还好好的时候,表哥表姐都说我身上沾了药味道;如今祖父没了,他们更看不上我了。”
    亲戚什么的,春姝也是一眼看到了头。
    外祖母突然间这么殷勤的让她回京住一段日子,本身就透着不寻常的事儿。
    真要这么仁义,当年自己一家从京城回蜀地时她就应该救济。
    “你这孩子,咋能这么说呢,你黄昆表哥可是很惦记你的。”
    “惦记我,惦记我手上的药丸吧?”
    啥?
    “小时候我回黄家,祖父的药丸子我没少拿,一回到黄家就当零嘴送给他们。”春姝记忆犹新:“有一次,我不知道拿错了,从祖父的一个黄色锦盒里拿了一颗很大的药丸去黄家,给了黄昆表哥……”
    “黄色锦盒里的药丸?”春暖惊呼:“你没记错?”
    “自然是没记错,我去药记里偷拿的,谁都不知道。”
    春暖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她。
    “那药丸你给了黄昆了?”
    “嗯,他说他要,我就送他了。”
    春暖能说什么?
    那不是普通的药丸,那是可以让男子重振雄风的,也不是祖父做的,而是自己研制的。
    就是说当日一共制了四枚,有一枚却不翼而飞,春暖暗暗想是不是祖父试过了,所以才闭口不提?
    这原本就不是什么好开口的事儿。
    没想到,是被春姝悄悄拿去做了人情。
    而且,这个黄昆年纪轻轻居然要靠药丸,还真是……
    “之后每次去黄府,黄昆大表哥都送我礼物,然后找我要丸子。”
    “你后来也没有丸子给他了吧?”
    “有给,但是他还找那个大丸子。”
    春暖……真相真的就让人忍俊不禁。
    好家伙,黄昆原来不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