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鸾归巢 - 第165章 引导追查肇事者(上)
第165章 引导追查肇事者(上)
6月26日,整个东北都是鸡飞狗跳的一天。
关东军司令部虽然不想参与,但奈何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地头,大本营的电报在上午就追过来了,要求配合海军追查,在这节骨眼上,陆军和海军不能再有冲突!
经过初步调查,从尸体上提取全部子弹,以及从活着的两人伤口取出的子弹判断,对方使用的是苏制半自动步枪!
根据开枪的角度以及速度推断,加上幸存者口述,对方起码有一个小队,10人以上!
赵君肯定的说,因为天快黑了,对方的服装看不清,就感觉有好多人,我听到后方的枪声,知道坏事了,就想趁他们没注意赶紧跑,结果很快胸口中枪,就没知觉了。
对方分工明确,布置陷阱,路面倒油,射击,搬运银元,开车,加上那么多的银元,没有10人几乎不可能完成!
而且对方非常专业,撤退的时候居然消除了脚印和汽车轮子的痕迹!这不是一般的土匪!
那么多的银元可不好藏,关东军几乎全军出动,检查每一辆卡车,特别是昨天傍晚后进城的车辆是重点检查对象。
——
分界线-——
25日晚,完成任务的陈捷华潜回安全屋,将清出来的物资再次装回空间,清理生活痕迹。
26日晨,陈捷华出门前在屋里桌上床上以及门口、门把手、门锁上都均匀的撒上灰土,趁火车站还没被封的时候,购买前往天津的火车票,乘火车离开了旅顺。
——
分界线-——
27日,全城车辆检查无果,关东军要求东北军配合,封锁火车站和港口,遭到拒绝,东北军和关东军产生多次小范围的摩擦。
关东军将宪兵和士兵的检查范围扩大到奉天和旅顺两城的民居,分区域排查。
排查依然毫无收获,大本营的电报一个接着一个,海军各位大佬非常的生气,盯着内阁加派人手追查。
人死了就死了,重伤的反正会慢慢恢复,但是我们的银元,必须找出来,那是我们海军辛苦挣的钱!
27日晚,伏见号炮舰抵达旅顺,海军陆战队全员下船,由从奉天赶来的柴山昌生大佐指挥,亲自追查银元下落。
——
分界线-——
28日上午,关东军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均继续一无所获,十几个人没有任何踪迹,那么多银元也是没有任何踪迹。
关东军第1课课长板垣征四郎和高级参谋石原莞尔一起找到司令官菱刈隆,建议干脆栽赃给东北军,制造一次混乱,弄几箱银元塞到东北军奉天总部大院。
至于数量多还是少,还重要吗?多了,那就是你们从其他地方又抢了,少了,就是你们用了一部分。
“板垣君,你们自己考虑吧,只是这么多银元怎么运过去?”
“我们开两辆卡车,带两车人,每辆车装三箱银元,到东北军奉天总部大院,以配合搜查的名义,冲进去制造混乱,趁机把银元抬进去。”
“你们是想提前发动?我们的军力和武器都不足,张学良的东北军还有三十万在,附近的北大营以及南大营里有至少十万军队。”
“我认为机会难得,等到9月28日,只能我们陆军发动,如果抓住这次机会,可以拖海军一起下水!可以让海军冲在我们的前方,那个青木乔可是把整个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都派过来了!”
“土肥原机关在干什么?为什么没见到他们的人?”
“土肥原君正指挥部下在朝鲜那边策划土地垦植。”
“为什么这个土地垦植计划到现在没有完成?他土肥原是干什么吃的,办事拖拖拉拉!”
“司令官,您忘了?他被青木乔事件耽误了,听说回大本营述职被关了禁闭。”
“现在他人还在朝鲜那边,这边策划指望不上他?我认为临时策划事件太仓促了,我不同意这么做。”
你不同意我们就不做了?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回到三楼,准备筹划栽赃给东北军,但是银元不够,只能暂时搁置。
——
分界线-——
28日上午,柴山昌生带领昨晚从上海来的海军陆战队的痕迹追踪专业人才在事发地研究事发痕迹,做事件还原。
上等兵近藤北蹲在一处草窝里,一会儿眯着眼看角度,一会儿竖起手比划,非常专注的在研究痕迹。(近藤北,不知道是谁的请回122章看)
实际上,关东军司令部的士兵和宪兵都来了好多轮,事发现场已经被彻底破坏,痕迹追踪专家也找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柴山昌生准备带队返回的时候,看到在那边,路边草窝里一板一眼做比对的近藤北。
“那边那个是谁?”
“哦,那个是上等兵近藤北,从鹿儿岛到上海的移民,第一轮扩招的时候因为射击表现优秀,被司令官大人看中。”
“吆西,鹿儿岛,家乡人。走,一起去看看他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上士,你是有什么发现吗?”
近藤北太专注了,没听到长官的问话。
“近藤!大佐阁下问你话!”
“哦~嗨!大佐阁下好!”
“上士,我是问你,你这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吗?”
“回大佐阁下,近藤在做场景还原,近藤有不一样的发现!”
“哦?~有什么发现,赶快说!”
“回大佐阁下,近藤是研究隐蔽射击的,在这里、这里还有那里,您看,根据韧草的弯曲角度以及硬草的折断痕迹,我判断这三个位置应该是伏击者躲藏的位置!”
“前面路面是斜坡,在路面上倒油以后,正常汽车行驶是不受影响的,但我看了资料,我们海军的押运车是特制加厚的,比较重,而且事发时运输了大量银元。。。”
“是六大箱银元。还有六个士兵!对,车上有八个人,太重了,到这里开不动,就只能下车推!”
柴山昌生根据近藤北的叙述,自行脑补,但确实脑补的基本正确!
“对!车上六个押运士兵下车推车子的时候,后背正好对着这三个位置!”
“吆西!他们用的是苏制半自动步枪,每人开两枪,就可以轻松把我们六个士兵杀死!”
“大佐阁下您推理的太对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