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175章 黄河的鱼,肚子里不许有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黄河的鱼,肚子里不许有字
    众人手里的文件非常奇特,竟然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各式。
    一张作战地图,一份物资清单,还有一份.友军的驻防地图。
    图.图文结合,还有排版?
    沈复兴等众人翻阅之后,冷哼一声开口:“事情已经很清楚了,除了宋哲元自己在新乡之外,其部队大部分都在北线。”
    “军心涣散,武器弹药不足,手下将领对于能不能守住黄河北岸根本就没有信心。”
    “59、68、77三个军,好大的编制!”
    沈复兴调侃了一句对方的编制庞大,与会的几人冷冷一笑,这些部队全加在一起,怕是刚好与税警总团人数相当。
    “幸好59军张自忠将军不在,否则,我也很难动这个手。”
    “委座的手谕已经到了,让我守护黄河北岸,也不得伤宋哲元性命,开玩笑,我怎么会呢?”
    说到这里,沈复兴语气突然一变:“但保定惨案的百姓呢?他们被宋哲元抛弃,倒在了血泊之中,谁又能替他们原谅宋哲元?”
    李希烈与老王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这个语气很熟悉。
    似乎面对那些不战而逃的将领,他们的团长总是如此嫉恶如仇?
    “他宋哲元不是找程潜求情吗?说兵力不足,需要支援,这说的难道不是我们?”
    “还是说他想要张自忠将军再回去替他背锅一次?”
    听着沈复兴的语气越来越冷,众人似乎明白该怎么做了。
    可不等白远樵起身交投名状,沈复兴的话再次传来,只见他举起一封电报:“瞧瞧这个,张自忠将军给我发来的电报,说,看在他的面子上”
    老王紧张地准备反对,计划都做好了,这要是让张自忠劝下来,岂不是白干?
    不过沈复兴也没给他机会,立马接上:“让宋哲元自行通电下野。”
    众人开始不吱声了,如果对方通电下野,倒也是个退路。
    “但他宋哲元拒绝了,说这样临阵下野太难看了。”沈复兴语气愈发冰冷:“从1925年打到1931年,7年前我们还在打内战,他宋哲元这时候知道难看了?”
    “先跟冯玉祥,后逃到阎老西麾下,看别人不行,又马上出来跟着那东北王,就以为找到了靠山,不听调不听宣,丢了北平,他宋哲元也他妈知道难看?”
    众人感受着沈复兴的怒火,连一根烟都不敢抽。
    真正的噤若寒蝉!
    呼——!
    沈复兴看着众人,很满意他们的状态,于是放缓语气:“但他长城抗战有功,还是要给个体面的。”
    “你们不用这么看我,我沈复兴做事就一条,你卫国、抗日,我就敬你,但你最好保证始终如一!”
    众人心中凛然,就连接触过无数金陵高官的李希烈也有些感慨,沈团长好像比之前气势更盛了。
    “接下来,我们商量一下哪些部队北上,物资清单你们也看到了,第一批规模不宜太大,毕竟是找人,不是内战。”
    沈复兴说完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给众人散了一圈烟,活跃一下气氛。
    孙立人当即起身:“我亲自率第4团过河,正好进行长途拉练,机械化部队速度快,他宋哲元反应不过来。”
    “还是我老白来吧,对付这种军阀,我有经验,当年你方唱罢我登台,他宋哲元在这些人里面,顶多算个跳梁小丑而已。”白远樵缓缓起身,语气镇定,这是他要交的投名状。
    但杨守义也有些不服:“团长,你不是发电报说让我们1团去么,怎么就变卦了”
    只有廖肯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这段时间他也想明白了。
    论亲近程度,他比不上杨守义与老王、沈金生,论能力,他又比不上李希烈、孙立人与白远樵。
    索性乖乖当一个听话的,只要我不求上进,你们就不能拿我怎么样!
    这时候,沈金生突然开口:“我这从淞沪受伤到现在,功劳也不大,这样吧,这次你们无论谁打主攻,我第2团出一个营辅助,绝不抢功劳。”
    !?
    这话一出,就连廖肯也坐不住了。
    这么玩是吧?
    人家抢过河后的主将位置,你倒好,先预定副将?
    这谁抢得过你?
    果然,沈复兴点头:“那就委屈2团打辅助了。”
    白远樵顿时猛地看向孙立人,那意思很明显,接下来只有一个主攻的位置,得靠真本事了。
    “我这3团,刚改造了2个骑兵连与2个山地连,正好拿”
    “我这坦克的长途奔袭训练也很重要.”
    “明明就是我1团.”
    众人争吵之际,沈复兴突然看到李希烈居然从兜里掏出了瓜子。
    狗日的,这家伙是不是最近很闲?
    “都别争了,李副总团长.”
    正在嗑瓜子的李希烈一个哆嗦,瓜子差点撒了一地:“诶?”
    “这次北上你挂帅,抚民与老白各带一个营,2团也出一个营,3000人差不多了,这也是我们出兵的极限。”沈复兴直接拍板,只能排排坐,分果果。
    倒是白远樵正在组建的丘陵骑兵与山地步兵,让他很感兴趣,日后西进的时候少不了他们。
    几人垂头丧气,各自不语,看起来很不服气。
    “好了,第二个事情,这次北上的核心是什么?还是抗日,拿下三地之后,新乡的士绅会配合来迎接王师。”沈复兴转头看向李希烈:“那里不比郑县,温和一些,允许他们缴纳一笔保护费,然后西迁或者南下,郑县太小了,该扩一扩了。”
    李希烈眼咕噜一转,感觉郑县与开封的姐姐们也该更新了
    “那如果守军不配合怎么办?”他又提问。
    沈复兴露出感兴趣的笑容:“你李少还会怕他们?自己看着办。”
    说完,沈复兴继续安排:“其次,让团直属工兵全部北上,每个县的防御工事都要按照一线阵地来构筑,占据新乡之后,新乡以北的平汉线铁轨全给老子拆了运回郑县。”
    “张绪!”
    正在做会议记录的张绪闻言准备起身,却被沈复兴伸手按下:“每到一地,都给我竖起大旗,收编当地警察、民团,组建乡勇保安团,违法乱纪的直接执行军法!让开封的质子连与警卫连跟你一起去!”
    说起开封的质子连,说来也很有意思。
    按照沈复兴的意思,村镇里的豪强们乖乖纳税之后,但凡家中有长子的,几乎全部被送到了郑县。
    郑县的送到兰封,兰封的送到开封。
    就是不让他们待在本地,这一来锁住了这些想要逃跑或者叛变的豪强们。
    总不至于出现这些质子回乡之后,家里突然多了一面膏药旗的名场面。
    根据老王的报告,这些质子中竟然身体素质远超一般兵员,其中还有不少爱国分子。
    其中开封李家,郑县郑家,兰封董家这三家的长子尤为出色,已经出现在了老王的人才录中。
    反正他那本小本本,什么都记,除了不让沈复兴看,没毛病。
    不过这时候老王提出意见:“这时候北上,春耕尚未开始,农闲时节,是不是组织各地民夫北上?”
    沈复兴摇头:“农民家里也没有余粮,这一去,怕是要影响春耕,今年黄历的谷雨是4月21日,这一来一回,怕是要动种粮,不妥,不妥!”
    白远樵当即愕然,这沈复兴对有功有过的军阀施以雷霆,可对这些泥腿子百姓,为何如此善待?
    刚来的时候,听着大家都在谈论今天哪家又交了保护费,哪家的公子如何如何了。
    他是差点转头就想离开,可想到【民国双壁】的名声他硬是忍了下来。
    可越是待得久,他就越是看不懂沈复兴。
    对百姓秋毫无犯,士兵犯法他是真动手,有两名强抢有夫之妇的士兵昨日已经在菜市口被枪决了。
    对于豪强士绅他是毫不手软,不少人私底下都喊他【沈扒皮】。
    一个如此复杂的人,他是从未见过。
    就在老王无奈坐下的时候,沈复兴突然想到了什么:“去,给安南发电报,给我买20万吨粮食,电告李长官,留下2万吨粮食,算是我沈复兴孝敬他的,让马长胜跑一趟,亲自给我护送回来,直接走粤汉线。”
    “电告俞叔,让他帮忙武昌与汉口的运输。”
    “以工代赈,组织民夫给我去黄河北岸构筑堡垒群!”
    “一个地方的繁荣,不能只看商业,老百姓有饭吃,才会支持我们。”
    其他人叹服之际,只有沈金生笑得很开心:“还是和以前一样,真好。”
    可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沈复兴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我在这里警告你们,最近有很多风言风语,都给我小心一些。”
    “谁要是敢钓到黄河鲤鱼,肚子里带字的,直接抓!”
    “黄河边上,不许出现挖到石牛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带字的也都给老子抓起来。”
    “白色的蛇是妖魔,严禁传播。”
    “河南没有狐狸,篝火狐鸣的典故谁传播一样抓!”
    “占领封丘之后,陈桥给我改名,叫兴华县,谁不服的,去前线挖战壕!”
    一口气说完,众人面色古怪,似乎有什么东西憋得很难受。
    但沈复兴没管,撂下一句:“勿所谓言之不预!”
    不少人暗暗叹息,但眼下这个时局却也是不合适。
    筹备数日天
    2月15日
    税警总团声称在黄河北岸的原阳县西侧找到一支鞋子,率兵度过黄河。
    一时间
    河北震动!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