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第102章 肥羊竟然不是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肥羊竟然不是他
    若说操练虎贲左卫之前的蒋庆之在严嵩一党的眼中,会在以后成为自己的威胁。那么,此刻的蒋庆之,已经引发了严嵩等人的忌惮。
    帝王宠信不可怕。
    严嵩一党手持权柄,多的是法子来让蒋庆之跪下唱征服……一如在随后的岁月中,无数人弹劾严嵩一党,但最终弹劾者下场凄惨,而严嵩一党却越发得意。
    他们怕什么?
    怕既得嘉靖帝信重,又有本事的臣子。
    曾铣想复套,严嵩一党为何反对?
    其一,对手赞同的我们必须反对、
    其二,一旦复套成功,曾铣和他的支持者夏言的声势将如日中天。严嵩一党只能继续蛰伏,等待时机。
    虽说此刻的大明重文轻武,但那是军功啊!
    成祖皇帝当年曾在宴请群臣时说过:无军功,何以封爵?何以荫及儿孙?
    哪怕是现在,军功依旧是大明无数人渴求的东西。
    仇鸾后来便是靠着闪展腾挪的功夫,成功把自己包装成了京城保卫战的功臣。随后,以武人的身份,成功站在了大明权力的顶端。
    所以,展露出有武事天赋的蒋庆之,让严嵩等人深深的忌惮着。
    此刻见他出头,严嵩本想亲自出手反击,但没想到陆炳却率先忍不住了。
    而且陆炳一番话埋下了大坑。
    你蒋庆之说俺答的使者应当要来了,可他若是没来呢?
    这是御前,不是市井,可以任由你蒋庆之信口开河。
    一旦君王根据你的信口开河做出错误决断……欺君之罪?这是误国之罪。
    当诛!
    严嵩老眼中闪过厉色。
    想到了严世蕃的话:爹,蒋庆之此人我有些看不透。此人看似年少,按理阅历不多,可每每有事,他却能站在正确的一方。
    严嵩说这是运气。
    可严世蕃却摇头,“爹,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严嵩开口,“此刻要小心,眼看着就是秋高马肥的日子。若是让俺答觉着大明有可能出击,今年九边大概就消停不了。”
    黄口小儿,伱懂什么?
    稳定,才是当下大明的一切。
    嘉靖帝在沉吟。
    君臣都没提及那三个被毁掉的堡寨。
    在上位者的眼中,发生在北方的死伤,只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除去代表着敌军的凶狠,再无别的意义。
    崔元说道:“陛下,以往俺答派出使者时,可没敢侵袭九边。”
    俺答派出使者的目的是请求通贡,若是大军跟随侵袭九边,这哪里是恳求的姿态?
    所以,这也是严嵩和陆炳等人敢于笃定蒋庆之是信口开河的原因。
    嘉靖帝看向蒋庆之。
    蒋庆之说道,“俺答以往派出使者只是为了迷惑大明,让他腾出手来征战草原,统一草原。
    如今青海的大敌被他击败,草原上再无迫切威胁。俺答无需再装模作样。故而臣以为,他这是要先震慑大明,随后再派出使者。”
    严嵩笑道:“这是何意?”
    “俺答使者不断往来,来一次,死一次,这是忍辱负重。如今不必如此,俺答自然要用武力来向麾下证明,他对大明从未软弱……而最好的证明,便是大明勇士的头颅!”
    “呵呵!”崔元也笑了,“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俺答,跳梁小丑罢了。
    九边重镇团团护住北方,他若敢大举南下,难道就不怕被包围?长威伯,年轻人立功心切我知晓,可这是庙堂,不该信口开河,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混杂进来。”
    这话就差指着蒋庆之的鼻子骂: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哄骗陛下!
    蒋庆之轻蔑的对他摇头。
    “够了!”
    嘉靖帝沉声道:“打探消息,朕要知晓俺答的用意。”
    “是。”严嵩和陆炳应了。
    随即散去。
    “长威伯,走路,要稳呐!”崔元在蒋庆之身后阴恻恻的道。
    蒋庆之看了他一眼,心想,这货上次被禁足,鼎爷竟然没给奖励,可见真正的肥羊不是他。
    那会是谁呢?
    崔元止步,等严嵩上来后,说道:“方才蒋庆之看了我一眼,那眼神……竟像是看到了肥羊般的欢喜。”
    严嵩沉声道:“他要想在陛下身边立足,仅靠亲情远远不够。故而他要一鸣惊人,而军功最快。”
    “军功?曾铣也想着军功,如今坟头草都三尺高了吧?”崔元笑道。
    “他今日大放厥词,蛊惑陛下,与曾铣可有区别?”严嵩淡淡的道。
    “是了,蒋庆之今日吹嘘俺答必然会对大明强硬,蛊惑陛下反制。如今人心思安,这番话传出去,多少人会视他为佞臣。”
    崔元拊掌笑道:“回头就让人弹劾他。”
    前方,内侍带着一个锦衣卫急匆匆而来。
    陆炳站定,锦衣卫见了他赶紧上前行礼,随即说了一番话。
    陆炳回身。
    竟然死死地盯着蒋庆之。而和蒋庆之走在一起的朱希忠,则被他无视了。
    严嵩和崔元上前。
    崔元问,“老陆,可是有蒋庆之的消息?”
    陆炳摇头。
    “锦衣卫刚送来消息,俺答的使者,进了大同府!”
    崔元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嘶声道:“蒋庆之远在京城如何能得知?锦衣卫无能!”陆炳压低嗓门,第一次用凶狠的眼神看着崔元,“我比你更纳闷蒋庆之为何提前获知了这个消息。”
    严嵩沉声道:“唯有一等可能。”
    “什么?”
    “蒋庆之猜对了俺答的心思。”
    崔元咬牙切齿的道:“这厮好运气。可他算计如神,我等成了什么?”
    “跳梁小丑!”
    嘉靖帝得知消息后,怒斥道。
    随即,他阴着脸问严嵩,“兵部干什么吃的?五军都督府干什么吃的?为何判断不出俺答的动向?”
    他指着蒋庆之,“庆之一人而已,却精准说出了俺答的心思。难道他比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人加起来更为聪明?不,只是他用了心罢了。”
    “渎职!”嘉靖帝的怒吼令人胆寒。
    一番怒火发作,嘉靖帝看着蒋庆之,怎么看就怎么有一种‘吾家千里驹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庆之,你觉着当如何?”
    蒋庆之很想再抽严嵩等人的老脸,可想到北方有无数国祚在等着自己,恨不能插翅飞过去。
    “陛下,当下最要紧的是知晓俺答此刻的想法。”蒋庆之说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是不知敌,当敌人大军南下时,满朝文武还在歌舞升平。措手不及之下……前宋那一幕重演也不是不可能。”
    前宋徽宗时,满朝文武还在做着天下太平的美梦,金人的大军却悍然南下,兵临汴京。一战掳走了徽宗父子,打断了大宋的脊梁骨。
    后续即便有什么南宋,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嘉靖帝难得的没有为此发作,而是问了严嵩等人对此的看法。
    “陛下,当斩杀使者。”严嵩说道。
    严嵩最擅长的便是柔媚侍主,也就是对嘉靖帝百依百顺。
    而揣摩嘉靖帝的心思便是他的最大倚仗。
    以往俺答的使者一来,嘉靖帝的第一反应就是:杀了,传首九边。
    大明不与敌人议和!
    这是成祖皇帝的铮铮铁骨。
    所以严嵩便根据嘉靖帝的心思建言杀了使者。
    “臣以为,大可不必。”蒋庆之说道。
    “嗯?”嘉靖帝蹙眉,“那么,庆之觉着当如何?”
    蒋庆之说道:“使者是使者,无由杀他,只会让俺答得意洋洋,顺势用使者的死来聚拢内部人心。咱们这是为他做嫁衣。”
    “那么,就坐视三堡被毁?”崔元反问。
    “自然不能。”蒋庆之说道。
    “如此,当如何还击?”陆炳看似关切的问道。
    蒋庆之双拳紧握,“自然该以血还血!”
    说完,蒋庆之行礼,“陛下,臣请前去大同。”
    这是一件麻烦事,不但要获知俺答的真实想法,还得要为三堡被毁找回场子。这也是严嵩破天荒没有为心腹们争取的缘故。
    而崔元,他更是缩卵了。
    当听到蒋庆之主动请缨时,崔元叹道:“长威伯何必冲动,意气用事?”
    这是激将法。
    嘉靖帝在犹豫,他也知晓这个差事不简单,弄不好便会被人攻讦。
    他想慢慢的让蒋庆之出头,甚至不肯让他冒一点风险。
    “庆之,此事……”
    道爷眼中多了些犹豫之意。
    蒋庆之朗声道:“陛下,古有甘罗十二为相,近有前唐王玄策扬威天竺。臣,不敢比之,但臣敢说,当不辱使命!”
    嘉靖帝眸色微暖,心道:朕在军中并无可重用的大将,如今也就庆之看着有些苗头。他这是为了朕而冒险啊!
    他迟疑了一下。
    然后说道:“你要什么?”
    啧!
    严嵩不禁牙痛,心想蒋庆之若是要带走诸卫,难道您也点头?
    蒋庆之说道:“虎贲左卫操演震动京城,可没见过血,终究是纸上谈兵,臣只需带着虎贲左卫前去即可。”
    “可!”
    “臣再请……”蒋庆之看了朱希忠一眼。
    好兄弟……朱希忠心中大喜,点头暗示没问题。
    “成国公老成持重,臣想请他一同前往。”
    两个穿一条裤衩的猴儿……嘉靖帝含笑,“可!”
    ……
    早起第一更,求票,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