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212.第211章 大明看门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大明看门人
    “母妃,父皇会如何处置此事?”
    景王在等着消息。
    回到后宫的卢靖妃道:“帝王威福自用,别去猜测。不过,此事你表叔那里最多是被呵斥。”
    “表叔的性子可不是那等甘于受气之人。”景王聪慧,老早就发现表叔对自家老爹并无对帝王的那等敬畏心。
    “难道他还能翻天?”卢靖妃笑了,“你这孩子,少胡思乱想。”
    “寿媖呢?”景王问道。
    ……
    还是那个偏僻的地方,被废弃的偏殿一侧。
    朱寿媖坐在台阶上,往常坐在这里的是景王。
    “你就是个闷葫芦,既然被欺负了,便寻机告知父皇就是。父皇的性子你不知晓,一旦知道此事,定然会责罚张静……”
    裕王坐在侧面。
    “可是,我也怕父皇。”朱寿媖摇头,“我见到父皇不敢告状。”
    “你怕什么?”
    “可三哥你被欺负了也不敢说呀!”
    裕王语塞片刻,“我是男人。”
    “什么男人,你还没出宫建府呢!”朱寿媖做个鬼脸,“告状是一时痛快,可父皇不能时刻盯着咱们,此后那些人会越发隐蔽……给咱们穿小鞋。你怕了,我也怕了。所以就忍着。”
    “哎!”裕王叹息,“别人家就算是家贫些,可好歹有爹娘看护,咱们倒好……”
    “别说这些诶。”小姑娘警惕的看看四周,然后对裕王说道:“要小心,当初我就是私下抱怨张静,后来被人告状,张静让我绣……绣了半年,你看我的手,这里还有茧子。”
    小姑娘的手看着清瘦,食指和拇指上还残留着茧子。
    “刁奴!”裕王怒了,随即苦笑,“我想帮你,可却没这个本事,这兄长做到这等境地,我也很是羞愧。”
    “已经很好了。”小姑娘笑道:“我跟着三哥和四哥才能出宫,在表叔家中更是自由自在。我喜欢多多,也喜欢表叔。还有那个石头,时常给我带些草编的东西……”
    “三哥。”
    “嗯!”
    小姑娘双手托腮,憧憬的道:“你说,若是此后张静能对我好些,那该多好?”
    有脚步声传来,朱寿媖赶紧蹦起来往后面躲。皇女可不能在宫中四处乱跑,被看到了少不得被呵斥。
    “别怕,是杨锡。”
    来的是杨锡,他喜滋滋的道:“殿下,大娘子,长威伯出西苑了。”
    二人眼前一亮。
    “表叔可曾被责罚?”
    杨锡摇头,“不知,不过长威伯方才令人去给卢靖妃传话……”
    ……
    “长威伯说,那等刁奴若是还留着便是祸害。不过罪不至死,却又不能白养活,丢去洗衣服的地方……”
    传话的是个内侍。
    卢靖妃一怔,虽然此事她站蒋庆之,但怎么处置张静,那是她和嘉靖帝的事儿啊!
    蒋庆之越矩了。
    “长威伯这是……”卢靖妃不解,可景王却眼前一亮。
    “莫非父皇有所决定?”
    内侍点头,“陛下说了,他分身乏术,又知晓娘娘不便伸手。可终究不能坐视刁奴作祟,便让长威伯看护一二。”
    卢靖妃捂额,心中有些失落的同时,也有了一丝窃喜。
    如此,她与蒋庆之便有了一种职权上的联系。
    这对于夺嫡之事……大好啊!
    景王却在笑,笑的幸灾乐祸的。
    “你笑什么?”卢靖妃没好气问道。
    “我笑三哥怕是要愁眉苦脸了。”
    ……
    朱寿媖回到自己的地儿时,两个膀大腰圆的宫女正在等候,“就等大娘子了。”
    “这是……”朱寿媖有些怯意。
    带队的女官笑吟吟的道:“长威伯说了,此等刁奴能为祸多年,固然有别的缘由,可大娘子性子太弱了些才是根本。今日便让大娘子看看当如何处置这等刁奴。来人,把那个贱婢拖出来!”
    两个宫女从进去,很快就把张静拖了出来。
    “谁敢?放开我!放开我!”
    张静怒喝挣扎着,女官冷笑,“好教你得知,陛下刚说了,让长威伯此后看护皇子皇女,长威伯仁慈,让你这等刁奴作恶后依旧能活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此后便去洗衣赎罪吧!”
    洗衣是宫中最苦的活儿,夏季还好,只是辛苦,腰酸背痛。到了天冷的时候,比如说当下,那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整日不停的洗衣,双手在刺骨的冷水中浸泡,生冻疮只是基本功,接下来什么关节炎,什么……
    那里就是罪人的集中营。
    “不!”
    张静如遭雷击,她惶然目光转动,见到朱寿媖后就伸手,“大娘子救我,大娘子……”
    那女官在观察着朱寿媖。
    小姑娘嘴唇动了动,最终却一言不发。
    还好,不是那等滥好人。
    “大娘子!大娘子救我……”
    女官福身,“奴李姝,见过大娘子。”
    “你是……”朱寿媖不蠢,觉得女官态度不对。
    女官抬头,“此后奴便是大娘子这里的管事,还请大娘子看顾。”
    朱寿媖看着温和的女官,突然想到了温和的表叔。
    ……
    而裕王得知蒋庆之的新职责后,备受煎熬。
    他有寡人之疾,被蒋庆之讥讽为好色如命。
    完了!
    裕王看着眼前的宫女们,悲痛万分。
    就在裕王觉得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之时,京师下了一场小雨。
    孙不同今日轮休,准备去城中为家人买点东西。
    伯府的待遇不错,吃穿用度都包了,每月薪俸也颇为优厚。
    走出巷子,外面行人骤然多了起来。
    快年底了,那些乡下百姓会带着些土特产来贩卖,得了些钱财,便为妻儿扯几尺布,做一身新衣裳,若是还有剩余,便买些饴,让儿孙甜甜嘴。
    若是还能为自己打一壶酒,弄半斤猪头肉,对于他们而言便是盛世了。
    孙不同买了几尺布,又买了父亲喜欢的酒水,不知母亲喜不喜欢的脂粉,还给妹妹买了个笑容可掬的陶罐子,用于存钱。
    所有东西被打包放在包袱里。
    孙不同家就在京师外二十多里,靠近山脚下,世代务农。父母都是老实本分人。
    不过最近外面有人放话,说是要弄死孙不同,起因是孙不同上次遇到锦衣卫的朱浩,一番话刺的朱浩几乎想当场拔刀。
    孙不同担心有人截杀自己,便请了莫展随行。“你走前面。”莫展话不多。
    “有数。”孙不同笑吟吟的道:“到我家酒肉管够!这几个月攒下了不少钱,哎!还是伯爷宽厚,当初我果然没选错地方……”
    看着欢喜的孙不同,莫展想到了自己的从军生涯。
    到了宣府后,他本想凭着一身好刀法换取功名,谁曾想却因不肯低头奉承,不愿行贿上官而被打压。
    想到这里,莫展那浓黑的眉就忍不住跳了一下。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想杀人。
    出城后,孙不同加速,莫展遥遥跟着。
    渐渐的道路两侧人烟越来越少。
    前方能看到山脉,山脚下便是村子,而孙不同家就在村子里。
    道路渐渐狭窄,前方两个男子在路旁坐着休息,听到马蹄声抬头,斗笠下的双眸猛地一亮。
    边上两匹马。
    路旁两个人。
    莫展眸色微冷,右手按在刀柄上。
    两个斗笠客起身,其中一人拱手,“可是莫展?”
    莫展勒住马儿,“何事?”
    “兄弟刀法了得,为人看家护院岂不是浪费了一身所学?”男子笑吟吟的道:“我家主人愿为兄弟提供大展身手的地儿,钱财,宅子,女人……功成名就后才有的那一切,当下便能让莫兄弟拥有。”
    另一个男子说道:“宣府第一刀,难道要为奴为婢不成?”
    莫展在马背上,透过雨线看着二人,“锦衣卫!”
    “我家主人求才若渴!”男子不答。
    莫展摇头,“抱歉。”
    “莫兄弟不再考虑一下?”男子的笑容渐渐冷却。
    “不必。”莫展的浓眉渐渐挑起。
    “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两个男子的手缓缓按在了刀柄上。
    前方,孙不同转过了那个弯道,没看到后面的情况。再说锦衣卫放话要弄的是他,故而他压根不担心莫展。
    马儿缓缓向前……
    两个男子一左一右站在道侧,五指猛地握紧刀柄。
    双方不断接近。
    马儿被煞气刺激,突然长声嘶鸣。
    呛啷!
    呛啷!
    呛啷!
    刀光几乎是伴随着拔刀声一起出现。
    铛铛铛!
    刺耳的金属碰撞声连续响起,火星四溅。
    刀光极速闪烁,割裂雨雾……
    两个男子一人扑倒,一人单膝跪在道中。
    莫展持刀在马背上,浓黑的眉缓缓放松。
    “刀法不错!”
    道中的男子微笑道:“指挥使那里,你难逃……”
    莫展上马,说道:“告诉陆炳,伯爷要我杀谁,我便杀谁!”
    马儿远去。
    道中的男子扑倒。
    右后侧的树上,一个男子顺着溜了下来。
    他走到两个死者身边,看了一眼创口,便收拾了尸骸,随即往城中去了。
    “莫展不肯?”
    “是。”
    男子恭谨的道。
    朱浩不满的道:“为人看家护院,难道还比得过在我锦衣卫扬眉吐气?那莫展莫非是蠢货?”
    朱浩问:“弄死他时,可有人看见?”
    男子低头。
    朱浩一怔,“失手了?”
    男子说道:“莫展拒绝后就动了手,不过十息,咱们的两个好手就死于刀下。他似乎发现有人藏于左近,故而说,蒋庆之让他杀谁,他便杀谁。”
    “草特娘的!”朱浩面色铁青,“两个用刀好手,竟十息被斩杀!我还是小觑了这位宣府第一刀!”
    ……
    远离京师的小村颇为静谧。
    “大郎回来了?”
    “娘。”
    孙不同进了家,见父亲坐在屋里,妹妹在一旁拿着饴给他吃,父亲装作不喜的模样……
    “大哥!”妹妹见到他就蹦了起来,随即就盯着包袱看。
    “回来了?”父亲看着平静,但却情不自禁起身。
    “是。”
    妻子带着儿子出来相迎,笑意盈盈。
    莫展来了,孙不同介绍了一番,莫展随即出去。
    他不习惯这种气氛,宁可一人独自呆着。
    里面孙不同把礼物一件件拿出来,儿子叫嚷,妹妹不时欢呼,母亲嗔怪他乱钱……
    晚上一家子团聚,妻子做了他爱吃的菜,母亲笑眯眯的不断给他夹菜。
    父亲喝了一口酒,“好酒,不便宜吧?”
    孙不同咽下饭菜,“我在那伯府中不愁吃穿,每月的钱都没地儿用。”
    父亲又喝了口酒,儿子回来了,且学会了孝顺自己,让他觉得醺醺然。
    “你在伯府……”母亲担忧的道:“终究是为人看家护院,村里那家不也有个护院,看似威风凛凛,背后被村里的人说是看门犬呢!”
    “老娘们胡说什么?”父亲呵斥妻子,然后缓和语气,“男儿,终究要谋个出身才好。”
    孙不同放下筷子,举杯敬了父亲,然后一饮而尽。
    孙不同说道:“若无长威伯,此刻我还在京师厮混,就如同乞丐。知恩不报……那我成什么人了?”
    “哎!”父亲叹息,“应当的,应当的。”
    母亲欲言又止,把一块肥肉夹给了儿子。
    孙不同把肥肉吃了,说道:“长威伯曾说,他也是在看门。”
    “啊!为谁?”父母都颇为惊讶。
    “为这个大明。”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