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324.第323章 如你心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3章 如你心意
    今日事儿不少,严嵩父子打个盹后,还得接着干。
    奏疏一份份被打开,仔细研读,轻声商议,然后给出初步意见。
    这便是宰辅的职责。
    这一套运作方式遥遥领先于此刻的西方。
    徐阶坐在边上,奏疏的边都摸不着。
    严世蕃偶尔看他一眼,徐阶只是默然看着手中的文书。
    崔元不干涉此等事,脑袋一点一点的在打盹。
    老驸马按理也该退了,可每次他都说自己依旧精神矍铄,大有再为道爷服务三十年的豪迈。
    终于处置完了奏疏,严世蕃揉揉独眼的眼角,严嵩喝了一口茶水,觉得浑身发酸。
    “天热没胃口,晚些弄些酸酸的东西开胃。”严嵩交代人给儿子去弄吃的。
    “银山书院那边此刻定然热闹非凡吧?”严世蕃靠着椅背,闭眼养神。
    “蒋庆之想以一己之力挑战儒家,勇气可嘉,却有些蠢。”崔元讥讽道,“那些大儒声名赫赫,联手压制他易如反掌。”
    “如今的大明需要什么……”严嵩叹道:“什么都要,最要紧的还是银钱。有钱一切好办,无钱啊!我这个元辅也只能徒呼奈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崔元深表同情,但却无计可施。
    “去问问。”严世蕃说道:“我总觉着今日的论战不简单。”
    有人去了,崔元说道:“东楼之意是……”
    “陛下多年未曾堂堂正正出宫,此次却摆出了仪仗,浩荡而行。这更像是一种姿态。”严世蕃缓缓说道:“银山书院论战……为何能让陛下破例?陛下想藉此向外界透露些什么?”
    严嵩揉揉太阳穴,“陛下怕是有些静极思动。”
    严世蕃点头,“可与此次论战有何关系?”
    崔元在一旁看似休息,可脑海中却在高速运转着。
    他知道严嵩父子在担心什么。
    若是道爷从幕后走到前台,严嵩父子的价值就会直线下滑。
    而且蒋庆之这个变数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谁也不得而知。
    最坏的结果是嘉靖帝舍弃严嵩父子,扶持蒋庆之等人。
    比如说再度起复夏言。
    老夏言的霸道和犀利,至今令人胆寒。
    “元辅!”
    一个小吏禀告而入。
    “如何?”严世蕃依旧靠着椅背,甚至把双腿抬起来搁在桌子上,而边上便是票拟好的奏疏。
    小吏说道:“银山论战结束,长威伯大获全胜。”
    严世蕃依旧闭着眼,叹道:“果然。”
    严嵩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陛下可曾说话?”
    和论战比起来,他更在乎嘉靖帝的姿态。
    “此事繁杂,且容小人道来。”小吏说道:“银山那边论战惨败后,直指长威伯乃儒门叛逆……”
    “这是要毁人,手段龌龊,不过管用。”崔元淡淡的道。
    “长威伯却说……”小吏显然还在有些震惊那个事儿,“他说自己并非儒门子弟,而是……墨家巨子。”
    呯!
    严世蕃的身体猛地坐起来,椅子带着惯性翻倒。
    他抓住桌子稳住身体,独眼中厉色闪过,“你说什么?”
    “长威伯说,他乃墨家巨子。”
    严世蕃看了自家老爹一眼。
    父子面面相觑。
    “原来如此!”
    “墨家机械之术天下无双,难怪那厮能弄出沼气池这等工匠最擅长之物。”
    “墨家巨子……”严嵩眯着眼,“陛下如何说?”
    崔元紧张的握紧双拳,希望道爷能断然反对,又希望道爷能赞同。
    墨家在,士大夫们的头号大敌就从道爷和严党变成了蒋庆之等人。
    小吏说到:“陛下说,谁对大明有益,便支持谁。”
    严嵩苦笑,“从此天下多事了。”
    严世蕃呆立许久,突然说到:“爹,这并非坏事。”
    严嵩抬眸,“说说。”
    “此后蒋庆之必然以墨家之名聚拢人手,以前他在暗处,那些人并未在意。如今他走到了明处来,再想从容拉拢人却难了。就凭着夏言等人……他成不了气候。”
    严嵩点头,“如此,他的存在可牵制那些人,而我等便可从容为陛下调理阴阳。”
    “正是!”
    三人相对一笑。
    崔元睡意全消,喝了一口茶水,“儒墨不相容,蒋庆之为何在此时公开身份?”
    严嵩的精神陡然一振,“陛下那里静极思动……”
    “是太子薨逝让陛下怒极而动。”严世蕃把椅子拉过来却不坐,而是在室内缓步而行,“那些人胆大包天,竟敢毒杀太子,进而激怒了陛下。”
    “陛下遁入西苑本就有息事宁人之意,那些人却不肯罢休。陛下唯有两个选择。”严嵩轻声道:“要么从此越发低调,万事不管,坐视我等与那些人争斗不休。要么便站出来……”“那是开战之意?”崔元面色微白。
    “崔驸马这是怕了?”严世蕃不屑的问道。
    “我是怕了,不过怕有何用?”崔元苦笑。他不是重臣,而是近臣。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重臣有倚仗,近臣的荣辱则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道爷若是想收拾他,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你明白就好。”严世蕃看着竟是有些兴奋。“从蒋庆之行事中可看出一些脉络,对了,把那人叫来。”
    小吏再度被叫来,严世蕃问道:“蒋庆之还说了些什么?”
    “长威伯说墨家纲领就两个字,发展……”
    “……工为一切核心,也是大明之基石……”
    严世蕃和严嵩交换了一个眼色。
    父子二人都听出了一个味儿。
    新意!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政治纲领。
    以工为纲,纲举目张,延伸到农、商……进而延伸到朝堂。
    “好一个墨家!好一个蒋巨子!”严世蕃一拍手,“儒多空谈,且对当下大明困境毫无办法……”
    严嵩苦笑,心想你这番话把我父子二人都卷了进去。
    “蒋庆之却走了另一条路,以工带动一切。工……”严世蕃止步,微微垂首,“从沼气池上来看,墨家这些年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在暗中弄出了不少东西。”
    “蒋庆之此刻该担心的是儒家的打压!”崔元说道。
    “陛下会支持他。”严嵩说道:“剩下的就要看蒋庆之能拿出来多少东西,那些东西对大明国祚有多少益处。益处越大……对了,今日可有人支持蒋庆之?”
    小吏说道:“有,且不少。”
    “嗯?”崔元问道:“谁敢当着那些大儒的面支持儒家大敌?”
    “十余年轻士子。”小吏说道:“其中一人说,谁为大明说话,他便为谁说话。”
    严嵩起身,反手捶捶后腰,严世蕃赶紧过去搀扶着他,“爹,回家歇着吧!”
    “年轻人总是朝气蓬勃,敢于赴险。谁为大明说话,他们便为谁说话……东楼,你可曾察觉,支持蒋庆之的大多是年轻人。”
    “年轻人手中无权,唯有徒劳呼喊罢了。”严世蕃说道。
    严嵩摇头,走出值房后,看着东方缓缓说道:“谁不是从年轻时走来的呢?崔元是,为父也是。那些年轻人会渐渐成长,渐渐的,墨家就会深入大明各处……年轻人呐!呵呵!”
    ……
    “墨家巨子?”
    “是。”
    卢靖妃几乎要疯了。
    “把老四叫来。”
    景王急匆匆回来,看着颇为兴奋。
    “知道了?”卢靖妃问道。
    “是。”景王方才去寻裕王,兄弟二人兴奋不已。
    那可是神秘的墨家啊!
    “长威伯乃是墨家巨子,你可知会带来什么?”卢靖妃问道。
    “不外乎便是打压。”景王说道:“难道表叔不是墨家巨子,那些人就不打压他了吗?”
    “以往的打压是政争,而此后的打压是生死大敌之间的厮杀,不死不休。”卢靖妃沉声道:“谁站在长威伯的身边,谁便会被殃及池鱼……”
    “我愿意成为那条池鱼!”景王毫不犹豫的道:“娘,父皇看似没表态,可今日父皇摆出帝王仪仗出行,更是令陆炳等人为表叔作证,这便是表态。父皇支持墨家!”
    “可曾想过后果?”卢靖妃问道。
    “大不了和他们对着干。”景王不屑的道:“看看这个大明成了什么模样,可见儒家治国正如表叔所说,那就是一个废物!”
    “去吧!”
    卢靖妃摆摆手,景王告退。
    出门后,他下意识的摸摸额头,“咦!今日娘怎地这般温柔?”
    殿内,陈燕说道:“此后怕是要多事了。”
    “我也想让老四远离长威伯,以趋利避害。可……”卢靖妃端坐着,说道:“可陛下支持,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如此,要死一起死,要活便一起活。惹恼了老娘,便和他们拼了!”
    呯!
    卢靖妃一拍案几,霍然起身,“选一对如意,你亲自去一趟蒋家,赏赐给华亭县主!”
    当蒋庆之两口子回到家中时,李恬说道:“以后咱们家怕是要门可罗雀了。”
    “朋友无需多,三五知己最好。”蒋庆之说道。
    “往日那些人,怕是会躲的远远的。”李恬突然一笑,“罢了,如此方能看出人心。”
    二人从侧门进家,就见一个女官站在前方。
    陈燕微微蹲身,“娘娘赏赐华亭县主玉如意一对。”
    如意,如你心意!
    就在京师士林被蒋庆之的身份炸翻之时,宫中此刻的掌权人卢靖妃率先表态。
    ………
    国庆节爵士依旧码字中,努力更新。正值双倍月票期间,兄弟姐妹们,求投票鼓励支持。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