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545.第544章 倒戈,谁的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4章 倒戈,谁的天下
    没人敢吭气,就这么看着那数十骑,马脖子下挂着的人头还在龇牙咧嘴的。
    拒马已经拉出来了,守城将领看着马芳,“下马!”
    马芳冷冷看着他,“伯爷说了,此行但凡遇阻,一律杀了。你,确定要拦着我的路?”
    百余军士回头看着将领。
    将领神色挣扎,马芳策马缓缓而来,他浑身浴血,手持长刀,马脖子下的人头兀自在往下滴血。
    马蹄声哒哒,仿佛鼓声,令人心脏不由的跟着跳动。
    这时城里有人喊道:“长威伯出驻地了。”
    将领如蒙大赦,“让路!”
    拒马被拉开,军士们飞也似的避在两侧,低着头,感受着同行们带着杀气从自己身前过去。
    没有人敢抬头。
    马芳看了这些官兵一眼,到了将领身前时,说道:“人说南方官兵犹如酒囊饭袋,今日一见,果然。”
    他这话看似讥讽,将领羞红着脸抬头,可却见马芳眼中都是愤怒之色。
    “这便是我大明官兵吗?”
    马芳在思索着。
    蒋庆之说过,南方官兵比之北方更为不堪。
    今日他一骑就逼迫对方低头,可见士气之低迷。
    若是倭寇一路杀进来……谁能挡?
    马芳甚至觉得这些官兵不如豪强的家丁。
    这不是好兆头!
    若是再这般发展下去,南方就成了士大夫和豪强们的天下。
    难怪老师说南方是大明当下最大的隐患。
    而这一切,需要的是一场刮骨式的革新。
    想到这里,马芳说道:“打起精神来,让苏州府上下看看我虎贲左卫儿郎的雄姿!”
    数十骑列阵,缓缓进城。
    行人都纷纷避在街道两侧,看着这些浑身浴血的官兵进城。
    一双双眸子冷漠看着前方,甲叶碰撞发出的声音听着令人心惊。雄壮的马匹迈着从容的步伐……
    整条街道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二楼,正在聚会的几个士子从窗户探头往下看,一个士子喝多了,喊道:“狗东西……”
    马芳指着那人,身边一个军士张弓搭箭。
    一支箭矢飞了上去,把士子撑着窗户的手钉在了上面。
    惨嚎声中,临街店铺的二楼不断传来关闭窗户的声音。
    “好大的杀气!”一个豪强透过窗户的缝隙往下看,身边的同伴说道:“杨柏那边怕是不妙。”
    豪强点头,“此刻老夫最庆幸的是,当初拒绝了杨柏的拉拢。”
    蒋庆之接到消息时,正在往府衙的路上。
    在他的后面,跟随的人越来越多。
    孙重楼问道:“少爷,他们为啥跟着咱们?可要驱散了?”
    蒋庆之摇头,“让他们跟着,让他们看看士大夫们的真面目。”
    徐渭笑道:“往日这些士大夫宛若神灵,今日便把他们打落尘埃。沼气池是个引子,让天下人看清这些所谓君子的真面目,这才是咱们此行的目的。”
    当看到府衙时,蒋庆之身后跟着的人少说有两三千。
    府衙,门子战战兢兢的出来行礼,“见过伯爷。”
    “陈集还有多远?”蒋庆之问道。
    “已经进城了。”
    蒋庆之点头,“让府衙官吏全部出来。”
    徐渭带着一队军士进去。
    杨昌河就在值房里。
    当听到敲门声,他如常开口,“进来。”
    门开,一个小吏进来,“府尊,长威伯在外面,令咱们都出去。”
    杨昌河在文书上写了一行字,起身,“时辰到了吗?也好。”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从容走了出去。
    风从打开的房门吹进来,吹动了那份文书。
    纸张翻起来,那一行字映入了小吏的眼中。
    ——悔不当初!
    官吏们纷纷走出值房,慢慢汇集。
    仵作也在其中,两个军士夹着他,另外两个衙役一前一后,把他护得严严实实的。
    就在看到府衙大门时,仵作前面的小吏突然回身,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柄短刀。他狞笑着一刀插去。
    几乎就在同时,仵作身边的军士拉了他一把,另一个军士上前,拔刀,挥动……
    一只手臂掉在地上,短刀落地,当啷一声。
    前方的杨昌河面色突然煞白,一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府门外很宽敞,蒋庆之负手站在那里,身后是百余骑。再远些便是跟来的百姓。
    数千人聚在一起,各种声音交织,听着颇为嘈杂。当看到杨昌河走出来后,嘈杂声没了。
    杨昌河走过来,身后官吏们止步。
    他走到蒋庆之身前,微笑道:“长威伯此来何事?”
    蒋庆之说道:“你杨昌河当年寒窗十载苦读不易,出仕后也颇有建树,可自从来到了南方为官,贪腐不说,且对地方豪强有求必应。为何?”
    杨昌河笑了笑,“每个官员到了南方赴任,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访本地豪强。若不如此,政令出了府衙便成了废纸。”
    他看着那些围观的百姓,“若是谁敢和他们对着干,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下面的官吏阳奉阴违。甚至会给你挖坑……用不了多久,要么低头,要么,就等着弹劾……知晓吗?”
    杨昌河微笑道:“南方士大夫在京师为官的多不胜数,他们与家乡士大夫们同气连枝,一句话就能让你身败名裂,一句话亦能让你升官发财。你让本官如何选择?”
    这厮竟然倒戈了?
    蒋庆之有些惊讶,但这毕竟是好事不是。
    而在人群中,有人在咒骂,“老狗,这是要反水,赶紧去禀告老爷!”
    可此刻的杨柏等人却在自家豪宅中焦虑不安。
    杨昌河看着蒋庆之,眼中突然有哀求之色。
    徐渭低声道:“这是要投诚。”
    蒋庆之微微颔首,杨昌河提高声音,“当初本官甫到苏州府,也曾想为百姓做些事。苏州富庶,可兼并田地也最为猖獗。
    本官拿了两个豪奴准备开刀,杀鸡儆猴。可第二日就有人来报,常熟有人聚众闹事,堵住了县衙……
    接着本官派去下面核查此事的官员回禀,查无此事……”
    杨昌河看着那些百姓:“查无此事!”,他愤怒的道:“本官把那官员叫来,严词呵斥,可那官员却只是冷笑。过了两日,本官便亲自下去查探,却吃了闭门羹。那些村民看到本官,便如同看到了猛虎,纷纷关门闭户……”
    “接着有人赶来禀告,说府衙来了数十人,皆是告状的……”
    “本官甫到苏州府,便激起民变,诉讼大增……随后有人告知本官,京师弹章就绪。本官能如何?”
    杨昌河的声音在长街上回荡着,“本官若是坚持,京师与苏州联手,顷刻便能让本官身败名裂,丢官去职。”
    “本官枯坐一夜,第二日,便登门拜访了苏州名士……杨氏。由此,苏州府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本官能员美名在苏州府广为传播,乃至于京师都有人赞誉,说本官乃是大才,丢在地方可惜了。”
    杨昌河苦笑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能员,大才……这一切是谁在操控?”
    围观人群沉默着。
    “你等一定很是好奇所谓神罚之事。”蒋庆之开口。
    在百姓眼中,士大夫们便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尊贵无比。可杨昌河一番话,却让这些如同神祇般的土皇帝跌落尘埃。
    他们不敢置信之余,茫然看着蒋庆之。
    “沼气池最先是在京师测试,增收颇多,随后便推行于天下。当时士大夫们蜂拥反对,他们为何反对?”
    蒋庆之看着众人,“皆因这是墨家的发明。他们担心天下农人增收之余,会对墨家生出好感。
    儒墨之争在京师尽人皆知,在南方大概知晓的不多。当沼气池推行到天下后,就有消息传来,说儒家准备在某地动手阻击。后来果然,苏州府爆出了神罚之事。”
    “神罚!”蒋庆之笑了笑,“消息尚未进宫,就传到了各地,这消息传的比特娘的锦衣卫还快!”
    人群中有人嘀咕,“可见这是蓄谋已久!”
    “本伯奉命来到苏州府查此事,遭遇了各种阻拦。乃至于刺杀,截杀……他们敢于集结家丁伏击官兵,他们敢于杀了官吏灭口。”
    “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的?”蒋庆之指着仵作,“若非本伯令人看着,这位神罚之事的证人怕是尸骨早寒。”
    “他在造谣。”人群中有人喊道:“蒋庆之从小被叶氏欺凌,他是想报复我苏州府!”
    有人喊道:“仵作被他逼迫改口。”
    官吏中有人说道:“让仵作说话。”
    众人看向仵作。
    仵作低着头,“小人当时查验尸骸,皆是……雷击的痕迹。”
    “这便是神罚。蒋庆之想颠倒黑白!”
    人群中多了些杂音,蒋庆之拿出药烟,淡淡的道:“开始吧!”
    有人张弓搭箭,鸣镝的声音中,车轮声隐隐传来。
    众人随着循声看去,只见十余军士护着一辆马车缓缓而来。
    马车停在了仵作之前。
    一个军士掀开车帘,车中一妇人,面色惨白,缓缓偏头……
    “娘子!”
    仵作浑身一震,扑了过来。
    妇人看着他,嘴唇蠕动,“夫君……”
    陈集沉声道:“我等半路截住了马车,随后伯爷令人去请的名医赶到……”
    一个老人过来,“此人病入膏肓,老夫无能为力。听闻是准备去京师?老夫敢说,病人到不了京师!”
    仵作缓缓跪下,妇人轻声道:“夫君,不可……一错再错。”
    仵作抬头,“那些尸骸……皆有刀伤。事后他们说可让人送小人娘子进京治病,小人便违心作证……小人该死!”
    蒋庆之转身。
    “老夫,有罪!”
    杨昌河跪下。
    黄靖不甘的看着仵作,缓缓跪下,“下官有罪。”
    “下官有罪。”
    一个个官吏跪下。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