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553.第552章 让人失望的蒋庆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2章 让人失望的蒋庆之
    对于徐阶来说,人生和宦海到了这个阶段,他所有的精气神,所有的目标,都放在了那个位置上。
    ——大明首辅!
    宦海多年,隐忍多年,他不是神龟,也不是自虐狂,唯有这个至高无上的目标,才能让他坚持到现在。
    执掌无上权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万人簇拥。
    此生方能无憾!
    进入政事堂只是第一步,被严嵩父子打压他不在乎,这是必然的经历。他有心理准备。
    他觉得自己是一头冬眠的猛虎,就等着春天来临。
    熊浃的病倒,就是那第一缕春风。
    他知晓儒家必然会推出自己和严党抗衡,而嘉靖帝也需要一个臣子来制衡严党,以免对方坐大。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众望所归。
    唯一的条件就是:熊浃要么一病不起,要么……回乡等死。
    果然,熊浃一病不起,御医愁眉苦脸,无计可施……
    徐阶已经做好了和严党拉开距离的准备,但!
    当看到那个年轻人时,这一切瞬间就翻覆了。
    熊浃醒了。
    就在群臣的奏疏淹没了中枢的时候,他醒来了。
    方才逢迎他的官员们,瞬间就变了个模样,仿佛先前的阿谀之词是从自己屁股里喷出来的。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在眼前。
    “徐阁老!”蒋庆之笑吟吟的拱手。
    “长威伯归来,可喜可贺!”徐阶恍若无事人般的拱手。
    “本伯归来,有人欢喜,有人想来会发愁。”蒋庆之知晓自己这一下算是把徐阶得罪惨了。
    朱希忠出了值房,有人告知他蒋庆之救醒了熊浃的事儿。
    “我这个老弟啊!”朱希忠嘴里唏嘘,眼中却有骄傲之色,“他这下把徐阁老得罪惨喽!”
    “他会在乎?”不知何时,严世蕃出来了,讥诮的看着徐阶。
    “在不在乎的,多个对头……特别是徐阶这等善于隐忍的对头……”朱希忠摇摇头,“庆之也算是帮了你父子一把,东楼就没个表示?”
    老纨绔挤兑了一下严世蕃。
    严世蕃呵呵一笑,“徐阁老。”
    徐阶回头,严世蕃说道:“有份奏疏,还请徐阁老进去和家父解释一下。”
    卧槽尼玛!严世蕃,老夫是次辅!不是你父子的下属和随从!
    徐阶的眼皮跳了一下,微笑点头,随即进了值房。
    严世蕃看着朱希忠,“如何?”
    “厉害!”老纨绔赞道。
    严世蕃看着走来的蒋庆之,叹道:“可你这位老弟却更厉害。满朝文武都在为了吏部尚书之事蝇营狗苟,都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在此事中为自己攫取到好处。可这位一回京,一出手,好了,那些蝇营狗苟都戛然而止。”
    “这是本事不是。”朱希忠笑吟吟的道,然后走过去,给了蒋庆之一个大大的拥抱,在他的耳边低声道:“哥哥以你为荣!”
    苏州府之事传到京师后,京师震动。
    老纨绔包下酒楼,邀请一干老友狂饮,为自家老弟庆贺。而他的娘子也去了新安巷,和李恬喝了一场,回家后醺醺然说:“弟妹好酒量!”
    蒋庆之拍拍他的肩背,放开后,严世蕃走过来。
    “长威伯南下后,京师不少人说你必然会折戟苏州府。果然,不久传来局势僵持,你束手无策的消息。京师士林,以及朝中多少官员都在额手相庆,幸灾乐祸。”
    严世蕃眸色复杂的看着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权贵,“墨家城外那块工地因此多了些围观之人,每日都有人在冷嘲热讽,说等你铩羽而归时,墨家必然无人问津。”
    他叹息一声,“当你拿下苏州知府,斩杀十余苏州府豪强的消息传来,京师震动。”,严世蕃很是好奇的看着蒋庆之,“多少年来,这是第一次有人拿士大夫们开刀,这一刀砍的他们痛彻心扉。长威伯就不担心他们会发狂吗?毕竟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蒋庆之拿出药烟,把烟头在掌心里顿了顿,指指天空,“雄鹰翱翔于九天之上,可会在乎地上麻雀的叽叽喳喳?”
    “麻雀?”严世蕃一怔,随即大笑摇头,良久拱手,“长威伯不在京师,京师便少了几分热闹。欢迎!”
    呵呵!
    蒋庆之颔首,随即和朱希忠进了值房。
    “你此次南下后,陛下和百官有过几次交手,有一事……”朱希忠严肃的道:“有人建言立太子,引来附和。
    陛下刚开始不表态,可随后附和者众多,陛下这才开口,说此事不急于一时。却引来不少人争论,引经据典,说此刻不立储的种种不妥……
    就差说陛下你年岁不小了,哪日驾崩,难道就不担心身后事?”
    “吃饱撑的。”蒋庆之点燃药烟,“这事儿不简单。”
    朱希忠点头,“就知晓瞒不过你。那些人看到陛下直接插手朝政,便想通过此举来让两个皇子内斗,随后他们还能弄个什么从龙之功。”
    这一切不过是想让道爷后院起火罢了。
    “庆之。”朱希忠低声道:“其实……此刻立储不是坏事,否则时日拖久了,两位皇子那里暗流涌动,事儿反而更为麻烦。”
    “担心他们各自拉拢一帮子人内斗?”蒋庆之抖抖烟灰。
    “是。”朱希忠说道:“能让陛下改变主意的人不多,而能管束两位皇子的人更是不多。陛下不管,就你能插手此事。你的归来,让多少人会咬断大牙,大失所望。”
    蒋庆之笑道:“我最喜欢看着那些人恼怒,但却又拿我没办法的无能狂怒。”
    “无能狂怒……说得好。”朱希忠大笑。
    蒋庆之出了西苑,认真看着久违的京师,竟然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
    很温馨,很期待。
    到了新安巷,几个乞丐缩在一个角落里,见到蒋庆之后,纷纷起身行礼。
    蒋庆之颔首,一个孩子吸着鼻涕跑出来,见到他后喊道:“伯爷回来了。”
    瞬间整条看似冷清的巷子就活了过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街坊们都涌出家门。
    “伯爷回来了?”
    “回来了。”蒋庆之下马,笑吟吟的拱手。
    “伯爷,他们说您此次在苏州府杀了好些贪官,可是真的?”
    “贪官得朝中才能杀,我杀的是豪强。”蒋庆之笑道。
    “噢哟!那些豪强可比贪官还厉害!”
    “南方那边的豪强便是土皇帝。”
    “南方没人能压制他们,还得靠咱们北方人去。”
    “长威伯是苏州府人吧?”
    “放屁,伯爷如今在我新安巷安家,自然是京师人。”
    两个街坊老头儿争执起来,挽着袖子准备动手,儿孙们赶紧去劝架,蒋庆之趁机一溜烟到了府门前。
    富城带着仆役们在大门外相迎。
    “见过伯爷。”
    蒋庆之颔首,富城迎过来,“家中一切都好。”
    “辛苦。”蒋庆之说道。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到了后院。
    “见过夫君。”
    李恬带着侍女们在后院大门外迎接。
    夫妻相见,虽说有些陌生感,但一种脉脉温情却在彼此之间流动着。
    沐浴之后回到房间,桌子上有一小碗汤面,看着很素淡,面上一把翠绿的葱点缀。
    “夫君先吃一些垫垫肚子。”李恬接过侍女递来的小菜,是泡的辣椒。
    蒋庆之看到泡椒不禁口舌生津,坐下后,拿起筷子。
    “庄上今年收成不错,韩山还送来了几只兔子,我看他是有些担心被换了,恨不能剖心表忠心……”
    面条看似素淡,可里面滋味却足。
    好面一碗汤,这汤熬的火候十足,看似清淡,喝一口只觉得鲜香无比。
    “天一冷,多多也懒得出去,整日就在屋顶往南边看。”
    泡椒颇辣,辣中带酸,蒋庆之连吃两只泡椒,顿时胃口大开。
    “有几只猫来家中寻多多,多多却置之不理,晚上只听屋顶上猫儿叫唤,烟儿忍不住便说太吵,第二日开始那些猫就再没来过。”
    蒋庆之喝了一口汤,“还通人性?”
    李恬摇头,“全被多多赶走了。”
    蒋庆之招手,多多窜到了他的膝上,懒洋洋的趴着。
    “有出息了。”蒋庆之摸摸它的脊背笑道。
    “夫君累了,歇一会儿吧!”李恬收拾碗筷的动作很自然,压根不像是一位尊贵的大明县主。
    蒋庆之是有些犯困,吃了东西后更是如此。
    他在躺椅上沉沉睡去。
    再度醒来时,竟然是第二天凌晨了。
    这是蒋庆之第一次睡那么长时间。
    摸摸打鼓的肚子,他悄然起身出去。
    外面越发冷了,天上残月有些凄凄惨惨,耳畔是侍女睡觉打鼾的声音。
    院子里被月光照的白的,配合着冷空气,一时间竟然有种遗世而独立的感觉。
    蒋庆之去厨房给自己弄了一份炒饭,蹲在门外吃,把打着哈欠来的厨子吓了一跳。
    昨日蒋庆之有交代,今日不用操练。
    “少爷,起床啦!”
    孙重楼那个憨憨却依旧喊了一嗓子。
    顿时,蒋庆之就听到整条巷子的各种动静传来。
    “老大,起床了!”
    “爹,还早呢!”
    “没听到那声吆喝吗?那比鸡鸣还准,赶紧起。”
    鸡鸣狗吠,人声鼎沸……
    此刻却有人叩门。
    蒋庆之亲自去打开侧门。
    门外,一身布衣的唐顺之手握长棍,眸色温润,“庆之!”
    “荆川先生!”
    “我刚从城外来,有人打砸了你那地方,被驱散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