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第953章 南方,要地龙翻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3章 南方,要地龙翻身
    松江府惨案一出,陆炳闻讯后,第一反应是冷笑,对沈炼说:“那些人想给陛下一个下马威,清查田亩之事要么收手,要么……”
    沈炼不敢置信的道:“这是在威胁陛下。若是陛下不收手……”
    “此次是纵火,下一次,弄不好便是遍地烽烟。”
    南方乃是大明财赋重地,南方一旦大乱,这个大明离覆灭之日就不远了。
    这也是那些人有恃无恐的原因。
    历史上万历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最终选择了隐忍。
    陆炳也在猜测自己的奶哥会如何选择。
    息事宁人,把户部的官吏弄回来,羞刀入鞘,清理田亩之事不了了之。
    至于帝王威严,把蒋庆之丢出去当做是替罪羊就是了。
    若是不舍蒋庆之,丢谁……朱希忠!
    陆炳看了老纨绔一眼,老纨绔眯着眼,看不出喜怒来。
    要不,就是崔元。
    崔元老迈,可却恋栈不去,有时候陆炳不误恶意的猜测,这位老驸马是不是想死在直庐。
    权力令人迷醉,他陆炳也不例外。惨剧发生了,怎么从中为自己,为锦衣卫攫取最大的利益?
    沈炼分析,嘉靖帝不会息事宁人,若是锦衣卫揽下此事,在嘉靖帝眼中便是知难而上,忠心耿耿。
    ——锦衣卫乃陛下鹰犬,揽下此事无可非议。
    这是锦衣卫的本职。
    沈炼在暗示陆炳,此举不会得罪儒家太深。
    所以,可以出手。
    但蒋庆之先出手了。
    一直在犹豫的陆炳心中一松,也有些懊恼。
    “南方那些人视你为死敌,你若是南下……”嘉靖帝却犹豫了。
    “此行凶险,臣有准备。”蒋庆之说:“可此事重大,事涉整个南方大局,若是旁人去了……镇不住那些人。”
    哪怕严嵩去了也无济于事。
    威慑力不够!
    什么是威慑力?
    蒋庆之眼中的厉色让众人知晓,这位心中的威慑力是杀戮。
    台州剿倭,京观依旧还在。
    北征之战,俺答大军惨败。
    这是对外,对内蒋庆之也毫不手软。
    那一夜京卫躁动,蒋庆之坐镇京师,果断出手镇压。
    大儒王青反抗新政,蒋庆之亲自带人抄家。
    这一件件,一桩桩事儿,都让蒋庆之的身上披着一层叫做杀神的黑色光环。
    南方那些人敢纵火烧死官吏,那么,朝中唯有以牙还牙。
    否则,一旦妥协低头……
    “陛下,一旦妥协,后果不堪设想。”蒋庆之请缨,严嵩心中一松,这才开口,“地方逼迫朝中一旦得逞,随后他们会得寸进尺,一步步进逼,试探陛下和朝中的底线。”
    朱希忠看了蒋庆之一眼,南方那些人的尿性他清楚,为了权力和财富,那些人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南方远离京师掌控,南京小朝廷只是负责赋税等事。具体治理靠的还是地方官员。
    “在南方为官,甫一到任就得去拜访地方士绅豪强,安抚他们,及时表态自己并无对付他们的心思……”
    只要事不关己,严嵩很乐意于展示自己丰富的从政经验,“换个说法,便是地方官员与当地士绅豪强便是一体的。此次户部南下行事遇阻,士绅豪强是主谋,地方官吏必然是从谋,最好的也是知情坐视。”
    ——这事儿,很棘手!
    老夫言尽于此,你长威伯看着办。
    嘉靖帝幽幽的道:“庆之你曾说南北隔阂,朕本以为那些人也只敢叫嚣罢了。谁曾想,他们的胆子竟如此之大。”
    “不只是南方。”蒋庆之说:“北方亦是如此。只不过北方驻军多,那些人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利益所在,那些人什么都敢干。
    比如说后来那些带路党,那群走私蛮清的商人。
    利益之下,人心难测。
    这不以南北地域为分野。
    “你要什么?”嘉靖帝问的直接。
    南下处置此事,便是去趟地雷阵。
    弄不好会被炸的尸骸无存。
    陆炳想借此来争功,重新夺回在奶哥心中的地位,但也心存怯意。
    他希望嘉靖帝能折中处置此事,锦衣卫南下查案,把事儿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如此,功劳到手,道爷会重新审视他和锦衣卫。
    但!
    道爷选择了出手。
    而且开口就是王炸!
    你要什么?
    这是什么姿态?
    这事儿没有界限!
    只管出手!
    蒋庆之会如何回复?
    军队!
    所有人都知晓,蒋庆之必然会索要京卫。
    一千人。
    两千人……
    徐阶满脑子都是大儿子徐璠的来信。
    ——整个南方在暗流涌动,爹,陛下若是不收手,恐有不忍言之事。
    当时徐阶看到这里,猜测了一番南方那些地头蛇的手段。
    鼓动百姓出手,围攻户部官吏,打伤几个,让朝中和嘉靖帝知难而退。
    可他们竟敢纵火!
    过了!
    徐阶最担心徐璠是否掺和了此事。
    徐璠是聪明,但也年轻气盛。
    他老子徐阶是士林领袖,当朝宰辅。
    士林领袖比之当朝宰辅的地位更为崇高。
    士林领袖的长子,哪怕和松江知府会面也不落下风。
    据徐阶所知,当下的松江知府陈连当初到松江赴任时,第一时间就去拜访徐家,和徐璠会面时也很是客气。
    徐璠后来在来信中提及陈连,说此人油滑,但却知晓分寸。
    什么是分寸?
    就是坐视徐氏兼并田地,收纳人口。
    本官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油滑。
    不过,上次徐璠在来信中提及,说陈连最近和自己走得很近。
    徐阶知晓,这是儿子在拉拢陈连。
    他为何要拉拢陈连?
    是做了些什么,需要陈连来遮掩?
    徐阶第一次心乱如麻。
    直至听到蒋庆之的声音传来,这才抬头。
    “最近倭寇死灰复燃,臣此次南下顺带可清剿一番。”
    别人提及倭寇如临大敌,蒋庆之却轻描淡写,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这便是名帅光环的作用。
    但所有人都知晓,剿倭不是目的,震慑南方才是蒋庆之的用意。
    大明名帅率军南下,谁敢妄动?
    “臣想带着虎贲左卫南下!”
    蒋庆之说。
    徐阶一怔,严嵩也是一愣。
    “整个虎贲左卫!”
    蒋庆之说的平和,可众人却心中一震。
    整个虎贲左卫南下……这不是剿倭的姿态,更像是要镇压南方之意。
    严嵩眸子一缩,想开口劝阻,但转念一想,担心自己的劝阻会被嘉靖帝视为看戏,顺带下绊子。
    徐阶嘴唇蠕动,最终什么都没说。
    他没法说。
    嘉靖帝已经给了他面子,否则按理他就该回避此事。
    甚至,按照嘉靖帝把臣子视为猴儿的态度,把他轰出永寿宫也不是事。
    虎贲左卫乃是蒋庆之一手操练出来的劲旅。在这些年的征战中未尝败绩。
    可以这么说,虎贲左卫便是大明第一军!
    蒋庆之带着虎贲左卫南下……
    只需想想,严嵩和徐阶等人都不寒而栗。
    若是南方事儿闹大了,严嵩也得焦头烂额。
    至于徐阶……他是士林领袖,南方事儿闹大了,他这位士林领袖何去何从?
    是站在儒家的立场,还是站在道爷这边?
    那些人啊!
    徐阶第一次痛恨那些不知死活的蠢货。
    严嵩也是如此。
    道爷。
    会如何回复?
    嘉靖帝负手看着蒋庆之,不知过了多久,沉声道:“可!”
    严嵩低头苦笑。
    徐阶低头祈祷。
    他在祈祷自己的长子徐璠并未涉足此事。
    否则……
    蒋庆之等人随即告退。
    “南边那些人贪得无厌,要小心。哥哥我那里的护卫你只管挑。”朱希忠和蒋庆之并肩而行,“另外,南京那边怕是会明哲保身,你莫要指望太多。回头哥哥我写几封书信去,看看能否拉拢几个……”
    “不必了。”蒋庆之说道。
    “你不知南方的凶险……”朱希忠突然一怔,“倒是忘了你本是南方人。”
    蒋庆之说:“南京那边定然暗示甩锅。”
    “南京六部多是落魄官员,都在养望。养望养望,便是养名声。名声从何处来?从士林口中来。故而他们不敢得罪南方士林。”
    朱希忠低声道:“魏国公守备南京,你若是去了,可去寻他。徐承宗此人名声极好,不过你也知道,这等勋戚靠的便是名声活着。
    魏国公一系世代坐镇南京,为南京守备,靠的便是南边士林的口碑。莫要想着他会为了大局得罪那些人……
    娘的,说来说去,那便是个龙潭虎穴,罢了,既然都成了定局,要不哥哥我和你一起南下。”
    “我南下之后,京师必须有人坐镇。”蒋庆之说:“王以旂不错,不过不足以执掌大局。”
    “吕嵩呢?”朱希忠问。
    “吕嵩虽说站在了新政这边,被儒家排挤。可新政与墨家息息相关。一旦那些人用墨家来作伐,吕嵩何去何从?所以,京师还得有人坐镇。”
    “要小心!”
    朱希忠把蒋庆之送出西苑,看着他上马而去,叹道:“这一去,怕是要见血了。”
    直庐,严嵩对严世蕃说:“为父有预感。南方,要地龙翻身了。”
    另一间值房里,徐阶飞速写了一份书信,交给幕僚,“快马发往华亭家中!”
    幕僚急匆匆出去,徐阶负手发呆,良久叹息,“希望还来得及!”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