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冯太后 - 第四十六章: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月票加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次东巡,沿太行山脉东麓东北方向行进,东巡队伍浩荡,甲士林立,中军士卒煞气冲天,远远望去便能看出此乃当世精锐之师。
    太行山自古多盗匪,但是恐怕也没有哪个盗匪会想不开,来打劫这样一支车队。
    如果有,那已经不是普通的盗匪了。恐怕得是幽燕二州,哪位太守或者刺史,想要行谋反之事了。
    以现在北魏的形势来看,並非全无可能,若非是担心这些州郡长官,拓跋濬也不会准备这次东巡,或者说这么早东巡。
    幸好,路上並无出现任何差错。
    出了太行山,便到了幽州地界。
    並未耽搁,一路行进至广寧郡。
    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字,被於浦上,石池吐泉,汤汤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人於漯水。
    这便是广寧温泉宫了。
    温泉宫,顾名思义,是给帝王泡温泉所用。
    北魏的帝王们还是颇为喜好这一休憩方式的,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濬均乐於此道。
    拓跋濬虽然不是个沉迷享乐的帝王,但是正所谓来都来了,不能白来,对吧。
    更何况舟车劳顿,加上在车架中处理政务,拓跋濬也觉得身体有些疲惫。
    广寧郡太守侯莫陈建又是个懂事的,早早地为君王收拾好了温泉宫,还安排了一些面容娇美的少女,前去伺候帝王。
    拓跋濬对侯莫陈建的这种劳民伤財的行为很是不耻,並提出了严厉批评。
    但是据侯莫陈建所言,这些少女都是倾慕陛下风采,自愿前来侍奉君父的。
    拓跋濬考虑到如果直接拒绝,恐怕伤了百姓赤子之心,便无可奈何的接受下来了。
    作为一名贤君圣主,拓跋濬肯定不会只顾著自己的个人享受,他若信重的臣子们同样也能得到一份来自帝王的厚爱。
    当然,和那些娇美的少女无关。
    这里只是说,伟大的皇帝陛下,赐予那些臣子与他同享温泉的权力。
    冯珙作为皇帝心腹,自然也在此列。
    冬日的冷寂,在温泉宫中完全没有表露出一丝狰狞,泡在温泉之中只能感受到温暖带来的愜意。
    连冯珙泡在水中时,也不免半眯上眼睛,享受起难得的放鬆。
    ……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这边尚且岁月静好,冯熙那边已经整顿好兵马,前往新昌县镇压叛乱了。
    新昌叛乱当然不是冯熙所偽造,即便冯熙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造假。
    叛军首领名为黄牟,乃新昌一豪商,经营著横跨数郡之地的粮铺,与常山、北平、巨鹿三郡之地的官员都私交甚密。
    北平郡太守李晦,为官清俭,素来轻视商贾,因此並不与黄牟往来。
    月前,朝廷遣使前来北平,意欲调查北平是否牵涉到太仓案中。
    李晦虽与李鉉同姓,但是並非同族。李晦出身赵郡李氏,乃是实打实的望族,他对李鉉为了“蝇头小利”害得身死族灭一事,深感不耻。
    对朝廷使者的到来,虽然说不上热情,但也积极配合使者的调查。
    这么一配合,出事了。
    粮仓不是空的,还很满。
    李晦当初得知太仓案后,也是跑来看了几眼,发现自己治下的粮仓这么满,很是自得。
    如今使者来了,他肯定迫不及待地炫耀一番。
    但是使者並没有就此罢手,反而让人將外面的粮草都搬走,要看里面的情况。
    李晦不以为意,自觉他的治下应当不会发生太仓那种事,毕竟他可不是愚蠢的李鉉。
    全然没注意到,他身后几个官员已经颤抖起来,在他注意不到的地方,窃窃私语,准备对李晦等人动手。
    幸好使者及时发现不对,先下手为强,立刻让人控制住了那几人。
    等到粮仓的全貌展现出来后,李晦直接傻眼了。
    里面这哪是粮草啊,分明都是沙子。
    看到那几个已经瘫软的官员双目无光后,他哪里还不明白髮生了什么呢。
    大叫一声后,便昏死了过去。
    很难说是这些望族子弟自带的表演天赋,还是说他真的气急败坏。
    总而言之,没过多久,李晦就悠悠转醒。
    面对朝廷使者,他也没有像之前那般虽然配合但是態度冷淡,諂媚的与之前简直判若两人。
    粮草被盗取,即便李晦没有参与进去,但是他这个太守已然失职。
    一番审问后才得知,他手底下的这些官员,与商贾黄牟勾结,以此来获取私利。
    黄牟收到消息后,淡然一笑。
    很淡定。
    然后举了大旗,在老家新昌县,反了。
    黄牟为什么敢反,当然是因为有底气了。
    他又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且不说那些与他勾结的州郡官员,那些禿驴也跑不了,想必自己一旦起事,定当是天下云集响应,贏粮而景从。
    黄牟自称弥勒转世,號“神武大將军”,靠著家中兵丁数百,衝击县衙,很是顺利。
    靠著这几百人,也是迅速占领了新昌县城。
    他计划中的盟友们,倒是出了点岔子。
    原本黄牟以为,只要他一起事,那些州郡官员哪怕为了自保,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举动。
    但是並没有,不但没有,还拉著郡兵过来征討他。
    还好那些寺庙的禿驴们还算靠谱,可能是自觉在劫难逃,所以出钱出力。
    这些禿驴还是厉害的,甲冑兵刃也不缺,也不知是从哪里弄来的。
    有了僧兵和武器,黄牟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
    大肆从新昌县中抓捕壮丁,以自家恶奴为骨干,组成了个三千人的军队,號称十万大军。
    黄牟踌躇满志,觉得还拓展一下自己的基业了。
    下一个目標,卢龙县。
    卢龙县县令听闻反贼要带十万大军攻打自己,不顾县丞的劝阻,带著自己那个当县中正的大舅子还有县功曹的小舅子就跑路了。
    县令一走,整个县衙人心惶惶。
    幸好县丞平日有些威望,镇住了眾人。
    有条不紊的分析了贼军兵力,最后得出了能够守住卢龙县城的结论,然后痛陈利弊,鼓舞士气,带著城中百姓做了不少迎敌准备。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