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冯太后 - 第四十九章:圣躬违和,天和失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珙面对姐姐的试探,也是一怔。
    “阿姊何必担忧,陛下春秋鼎盛,英明神武,朝中又有尚书令、太子太傅那样的贤臣在,即便有些不太平,也不过是一时。”冯珙语气淡然地说道。
    “那刘宋与蠕蠕人呢?”
    “刘宋皇帝刘骏,色厉而胆薄,且私德败坏,好淫侮他人妻女,不足为惧。
    至於蠕蠕人,蠕散难聚,篷帐四徙,势利蚁附,败则內噬,势盛则合,势乱则散。去岁,太尉大破蠕蠕,陛下又以河东郡王与零陵郡王为帅,守於北境,蠕蠕人亦不足为惧矣。”
    即便冯珙如此说,冯有还是不能被说服。
    尤其是拓跋濬如今耽於逸乐,冯有总觉得有些不妙。
    从小经歷家庭变故,从幼年就入宫为奴婢,冯有早就把人心摸得透透的。
    这人心啊,总是说变就变的。
    今日的恩宠,可能就是明日的一杯毒酒。
    若是拓跋濬英明依旧,就不会在广寧温泉宫中接受太守送来的美姬。
    若是拓跋濬依旧將国事放於心上,就不会在如此风雨飘摇之际,还大兴土木,修建太华殿。
    君主一旦变心,身为皇后的又有几个能落得好。
    君不见思后之事乎?
    冯有的潜意识里就对皇帝保持著一种不信任的態度,她也不愿意將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帝王的那颗心上。
    討论到皇帝时,冯珙也不愿多言。
    拓跋濬如今究竟如何,冯有看的出来,冯珙岂能看不出来?
    如果说冯珙刚入朝为官时见到的那个拓跋濬,是一个有雄心壮志,野心勃勃而又有能力、手腕的明君,现在的拓跋濬隱隱已有了亡国之君的气象。
    对於姐姐的担忧,冯珙只能不停安慰她,为此还做了不少关於保全家人性命的保证。
    ……
    太安三年十二月。
    代郡。
    于闐、扶余等五十余国遣使朝贡,除了名马外,还献上三十余名颇有异域风情的美人,皆是长腿细腰,金髮碧眼。
    拓跋濬就好这一口。
    当年于闐国王进献公主,拓跋濬就毫不犹豫的將于闐公主带回家去了,等到他登基为帝后,还册封为了於夫人。
    这些胡人少女,实在太合拓跋濬的心意了。
    拓跋濬与这些胡人少女昼夜嬉戏,好不快活。
    但是快活归快活,政务还是要处理的。
    这会儿帮著拓跋濬一同改著奏摺的,不是別人,正是乙浑,冯珙从见到乙浑的那天起,就觉得这不是个普通角色。
    拓跋濬在正在批阅来自定州冯熙的奏摺,冯熙於奏摺中所言,黄牟谋逆一事,另外还指摘了北平郡太守李晦无能无用,面对一群乌合之眾,竟连与之一战的想法都没有產生。
    突然,边境急报。
    刘宋顏师伯,带著殷孝祖等將,广修城池,已然掌握了战爭的主动权。
    这对北魏的青州防线的破坏是难以想像的。
    一旦让刘宋的城池修建好,到时候的局势就会变成,刘宋隨时可以出兵入侵大魏,而大魏想要打刘宋,那你只能先找机会破城。
    如此被动,实在不是拓跋濬的作风。
    当即大怒,正欲召集官员,令將帅整顿兵马,与那刘骏过上几招。
    结果拓跋濬突然眼前一黑,只感觉天旋地转,整个人的身体都好像不听使唤了一般。
    “快传太医……”
    慌乱的声音不停响起。
    ……
    太医杨惠富鬆开为拓跋濬把脉的手,面色凝重。
    “陛下最近可是操劳过度?”
    “朕最近確实有些乏了。”
    “陛下最近可有……”
    ……
    杨惠富一系列的问题砸向了拓跋濬。
    问到最后,杨惠富的面色无比凝重起来。
    在最后一个问题问完后,杨惠富直接跪在了地上,磕头:“陛下近来龙体欠恙,需要休息,实在不宜操劳过度,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杨惠富並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从脉象上看,拓跋濬分明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杨惠富上次为拓跋濬诊断时,他分明还脉象平稳有力,是个標准的健康人。
    怎么短短几个月,就突然变成这副模样。
    不管怎么讲,杨惠富是不会把实情说出来了。他现在已经决定只要出宫,就立刻收拾东西避难去了。
    对於杨惠富的建议,拓跋濬当时自然是满口答应。
    但是答应了不代表就要去做。
    毕竟西域送来的美姬真的很馋人。
    除了美姬之外,还有很多国事需要拓跋濬去处理,拓跋濬想要的一份休息,怕是当真要同做梦一般难得了。
    ……
    冯熙在新昌写完奏摺后,便又赶往卢龙去了。
    卢龙城中虽然没有什么美人,但是对冯熙来说,这里有更加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
    甄琛。
    冯熙对甄琛可谓是思慕久矣。
    等到再次去了卢龙城,冯熙便向甄琛发出了邀请。
    是继续留在卢龙城,还是说跟在冯熙的两侧,为这位新任刺史当牛做马。
    甄琛作为寒门子弟,说话做事总是慢人一拍。
    但是在这件事上,他表现得异常的果决,仅仅短暂的思索后,便给出了答案。
    他选择跟冯熙走。
    这也在冯熙意料之內。
    毕竟甄琛辛苦这么多年,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县丞,这件事在哪都说不过去。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给冯熙这个新任刺史当幕僚,那肯定是比留在卢龙当县丞更有前途。
    就是这般,冯熙再收穫了一名幕僚。
    甄琛投入冯熙麾下后,便自报了家门。
    甄琛,字思伯,中山无极人,乃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
    冯熙对他的家世並不感兴趣,只对他这个人感兴趣。
    只要才能为他所用,冯熙也不在乎幕僚的出身究竟如何。
    接下来冯熙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李晦不管怎么说,都是朝廷任命的北平郡太守,他要交给朝廷来处置。
    但是需要问责的又不是只有李晦一人。
    冯熙已经平定黄牟之乱后,李晦派出去救援卢龙的那名下属,方才出现在这里。
    躲过了与黄牟面对面的这名下属,最后还是没能躲过延误军机的律法。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