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冯太后 - 第一百一十二章:先帝驾崩,新帝登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母与阿晴对视一眼,似乎有些犹豫。
    杨成吾又拿出冯珙信物,“不瞒太夫人和主母,主公以大事托我,故我这些时日未曾来拜见二位。
    近日之事,还请二位如实相告,我好做出决断,不负主公所託。”
    魏母仍然犹豫不决。
    最终还是阿晴做出决断。
    杨成吾所持之物,乃是冯珙贴身玉佩,还是阿晴当初亲自为他挑选的,杨成吾能拿出玉佩,足以说明,冯珙对他的信赖。
    “中常侍所言,天子驾崩,令我等儘快收拾家资,准备举家搬往定州。”
    “竟然如此吗。”杨成吾喃喃道,果然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啊。
    拓跋濬身体不好的消息,冯珙曾经与杨成吾说过一二,只是杨成吾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早就死了。
    “中常侍还说了其它的事情吗?”
    “並没有。”阿晴肯定地说道,“中常侍只说不必多问,这两日这消息就要传开了,让我们先做好准备。”
    “多谢主母告知!”杨成吾行礼道,“另外,还望主母带著少主入宫探望左昭仪时,询问一番皇后的想法。”
    “我知晓了。”阿晴答应下来。
    “如今城中波云诡譎,若是再生变故,还请夫人以三声哨响为號,我必豁出性命以报主公的信任。”
    说罢,杨成吾递上一枚崭新的竹哨。
    “那就有劳先生了。”阿晴接过竹哨,也回了一礼。
    出了冯府,杨成吾迅速做出了安排。
    將自己培养出来的少年,或者乾脆说就是死士,更多地安排在了冯府四周以防不测。
    另外,中常侍居然深夜过来告知情况,相必他与冯氏也是牵连甚广。
    昌黎王离开平城许久,应当与中常侍没有什么关係。所以与张宗之关係甚密的,要么是皇后冯氏,要么是自家主公。
    在主公前往青州前,也並没有和自己说起中常侍的事,那么与中常侍关係甚密的,只有一个人选了。
    皇后冯有。
    杨成吾的猜测,对也不对。
    毕竟他也没想到,自家主公和皇后,都和张宗之有过密谋。
    冯珙在离开平城前,与杨成吾相会的时间太短,有许多事实在来不及交代。
    杨成吾进不了宫中,更没办法打探宫中的消息,只能寄希望於主母能够从宫中多得到些消息了。
    他能做的就是搜集更多城中的蛛丝马跡,以及准备好带著冯府眾人撤退的准备。
    曹大夫夫妇,也被阿晴以雉奴身体不適,希望阿爹帮忙调理身体为由,接回了府中。
    紧接著,一则震动朝野的消息传播开来,惊得整个平城都炸开了锅。
    皇帝驾崩了。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慕容白曜等人也是惊的一身冷汗。
    消息泄露了。
    皇后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没有人知道消息是从何处泄露的。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告知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互相猜忌没有任何作用。
    如今朝野上下,已经议论纷纷,不少臣子都在询问事情真假。
    慕容白曜立即入宫,恳请太后下懿旨,宣布陛下驾崩的消息,另外又请皇后下令,让寧远將军宣读陛下遗詔。
    常太后与冯有自然是从善如流。
    常太后懿旨下发后,群臣都知道,皇帝驾崩,是真的了。
    常太后虽然不是陛下生母,但是与陛下感情还要超过一般的母子,太后舐犊情深,怎么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
    所有臣子都立刻接受了这一现实。
    虽然皇后冯氏又令寧远將军宣读了陛下遗詔。
    还好尉元脑子还算好使,在他与赫连拔来平城的路上,就將皇帝遗詔抄写了下来。
    遗詔之中,对官员的任命几乎没有疏漏,跟隨拓跋濬北巡的官员和留守平城的官员,都各有封赏,非常符合拓跋濬的风格。
    另外立皇太子弘为帝,令太子登基,皇后辅政,也在群臣的接受范围內。
    但是等到尉元將拓跋子推在怀朔中做的事情抖落出来后,就有人跳出来持反对意见了。
    跳出来的这人,是给事中郭善明。
    “怀朔镇將乃是陛下亲兄,性沉雅,为陛下信重,你的意思是陛下看错人了吗?”
    郭善明咄咄逼人。
    “拓跋子推狼子野心之辈,这都是他装出来的!”尉元反驳道。
    “你孤身来报,是非真假都在你一人之言,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说的都是真的,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读的先帝遗詔没有被你篡改?”
    郭善明继续逼问道。
    尉元一介武將,在耍嘴皮子上,自然比不过郭善明这个佞臣。
    尉元有苦说不出,他能活著来到平城,已经是得天之幸了,若非得到赫连拔相助,他都已经死在路上了,哪里来的什么劳什子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呢?
    “给事中好大的官威啊!”慕容白曜站出来支持尉元道,“我听闻,在律法断案时,只有证据確凿才能够决断是否有罪,而给事中,又准备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寧远將军所言是假呢?”
    “诸位。”慕容白曜躬身行礼道,“寧远將军所言,是真是假,我等皆无所知,但是……”
    慕容白曜顿了一下,“若是陛下当真驾崩了,寧远將军宣读的遗詔,可符合陛下的心思?”
    “我认为合理。”高允站出来表態道。
    “我也认为合理。”陆丽同样站了出来。
    尚书左僕射和其奴也站了出来,“合理。”
    慕容白曜看了他一眼。
    和其奴冲他笑了笑。
    “合理。”太宰常英和河东王閭毗同时出声道。
    朝中重臣几乎清一色认为,尉元宣读的詔令符合拓跋濬的行为。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当立即昭告天下,然后请太子弘登基。”
    “我认为不合理!”郭善明还在叫囂,“我为陛下修筑太华殿,陛下称我之能,陛下詔书中怎会无我?”
    没人想搭理他。
    本来郭善明持反对意见时,慕容白曜还在想他是不是与拓跋子推有勾连,如今看来,疯子一个罢了。
    重臣们继续商议著大事。
    “拓跋子推若是来袭,我等谁能当之?”
    群臣均摇摇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