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 第40章 收购鲜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林並没有把鲍子腾的事情放在心上,白芷她们一早就出去採了,玉溪村的村民听说杨林收购各种带香味的,立马就像是嗅到血的鯊鱼一样,疯狂冲向了后山。
    杨二狗跟著杨青山进城採购盖房子需要用的一些特殊料子。
    閒来无事,杨林准备先把赵卓然的摺扇做好,然后將蒸馏和提纯的设备都组装起来,好蒸馏出高度白酒,然后提取精油,製作香水。
    摺扇很好做,只是要题什么诗词上去倒是让杨林犯了难。
    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將苏軾的那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上去。
    这首词所作的背景和如今的大景有些相似,词中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很符合赵卓然的要求。
    並且杨林之前也打过猎,解释起来也能解释得通,只需要將词中的一些特定的词替换一下就可以了。
    等杨林把摺扇做好收起来的时候,白芷和李秀也背著竹筐回来了,里面装了满满当当的鲜。
    “三婶,芷娘,都说不让你们去採了,你们还去,赶紧喝点水休息一下。”
    “大郎,你要有个心理准备,村民们都快將后山的采完了,我和芷娘回来的时候,看到他们每人都采了好多,要不我去让他们別采了,就说咱家不收了?”
    回来的路上李秀就一脸心疼之色,如今这作坊也有他们家一份,买这些的成本可是要算在作坊內的,那该需要多少钱啊!
    杨林知道李秀是捨不得钱,她包括白芷心里都是那种小民思想,思想上有局限性。
    只不过杨林能信任的,又有经商头脑的人一个也没有,眼下香皂对杨林来说又至关重要,不能交给外人打理,他还指望用香皂赚取足够的资金,好开展下一步商业计划呢。
    所以眼下只能让自家人来做这些事情,自己把关,后面再慢慢寻找合適的人才。
    “三婶,咱们以后做生意呢,说出的话不能朝令夕改,不然以后就没人相信我们了,村民们不管采了多少,我们都照单全收,至於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我有心理准备。”
    听到杨林的话,李秀訕訕一笑:“我就是觉得这样钱有些太浪费了,不过大郎说得对,我就是隨口这么一说。”
    就在这时,一些村民开始陆续背著来杨林这里换钱了。
    “四叔公,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上山啊,多危险,快把放下来,芷娘倒碗水来。”
    杨林看到村里辈分最高的四叔公弯著腰背著竹筐走来,连忙迎了上去。
    “不用忙乎,我这身子骨好著呢,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大郎你现在有本事了,知道造福村民了,远山生了个好儿子啊!”
    杨远山是杨林父亲的名字。
    “四叔公先喝点水,芷娘给四叔公拿一串钱过来。”
    大景一串钱是三十枚铜板,要是按照杨林之前的定价,就是需要三十斤鲜。
    不过四叔公那竹筐中显然没有这么多。
    “你这孩子,我又不是来给你要钱的,你这是干什么,赶紧把钱收起来,不然老头子就走了啊!”
    四叔公没有要杨林的钱,而是板著脸不给杨林开口的机会,继续说道:“老头子我虽然不知道你要那些干什么,但是你却是给村民们找了一个好活计,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这赋税一年比一年高,唉!这日子难熬啊!”
    四叔公一打开话匣子压根就停不下来。
    “听说你准备在村里建作坊,孩子啊,你哪来这么多钱,咱可別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啊!”
    杨林闻言苦笑一声:“四叔公,钱都是我卖摺扇挣的,然后我那香皂在县城也很好卖,这不,今早还有人上门来找我订购呢,所以咱这钱来得乾净。”
    “那就好,你是个好孩子,虽然前几年混帐了一些,但是现在改过了还不迟,大家都等著找你拿换钱呢,老头子就不絮叨了,你留下,不能给钱,不然我就翻脸了,我知道你这是变著法的给村民们送温暖,所以老头子很喜欢,希望你能带著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四叔公勉励几句,然后背著手哼著曲走了,村民们见到四叔公都热切地打了声招呼。
    对於四叔公,村民们很是尊敬。
    杨林也没硬给四叔公钱,这老头脾气很犟,真给了他还真会生气。
    只能回头让芷娘拿点米麵送过去。
    由於从村民们手中收购鲜这个决定很仓促,因此杨林並没有提前准备好称,不过村民们也没人在乎,都是按筐算。
    大筐算五斤,小筐算三斤。
    杨林也没让大家吃亏,大筐给了七个铜板,小框给四个铜板。
    当村民们领到钱顿时眉开眼笑的,这一会功夫就挣了好几个铜板,比那些男人去城里当帮閒挣的还多。
    其实来的时候村民们都抱著怀疑的態度,因为他们觉得没人会傻的真给钱,不过想著能藉此在杨林这里留下一个好印象就行,以后招工的时候说不得能够优先招他们。
    左右现在也没啥事,採对於她们来说也不累。
    结果没成想,杨林不但真给了钱,而且还多给了一两文钱。
    这让村民们都觉得杨林是在做好事,行善心,那些妇人们一个个嘴巴都像是抹了蜜一样,夸得杨林都不好意思了。
    白芷更是被夸得脸蛋红扑扑的。
    “大郎,你后面还要吗?”
    有村民走之前问道。
    “要,有多少要多少!”
    听到杨林的话,眾人眼睛都亮了,这些人没有回家,而是又折返回后山。
    后山原本漫山遍野的野,只过了两天就变得光禿禿的了。
    玉溪村的动静还吸引了其它临近村子的好奇,只不过玉溪村的人没一个往外说的,笑话,要是被外村人知道了,岂不是多了一个竞爭对手。
    万一杨林收够了,就不收了,那可怎么办,所以玉溪村的男人们都严厉警告自己家的婆娘,不允许她们往外说,即使是她们娘家人也不行。
    今天是和赵卓然约定取摺扇的日子,杨林没有出门,而是在家等著赵卓然上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