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 第152章 横渠四句震朝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皇赵勛托著病躯看著互相征伐的朝堂诸公,很想退休!
    他乏了,要不是还要等到魏王从北境回来,他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並不是因为他后来修道才有这样的想法,而是从他登基为帝之前就有了这种想法。
    先皇驾崩之前,將他按在了这个位置上,希望他能肃清朝堂上的弊端,开大景之中兴。
    可惜他压根不想做皇帝,只想吟诗作对,做个逍遥的閒散王爷。
    不由得他想起了前段时间在九公主那里看到的一首诗。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閒。”
    这首诗写得很符合他现在的心境。
    尤其是最后那句偷得浮生半日閒,更是他嚮往已久的生活。
    可惜,生在帝王家,很多事不是他能左右的,就比如现在,宰相陈满楼已经亮出了獠牙,想要用整个北境將魏王钉死在耻辱柱上。
    燕王赵拓,他的好三弟,自从来到上京之后就没閒著,明里暗里拜访了很多朝堂高官,他想做什么?
    子不言父过,先皇临死前幡然醒悟,把大景的江山交到了赵勛手中,在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几个皇子中,只有赵勛最有可能將这个破碎的政局,以及处於风雨飘摇中的大景挽救回来。
    魏王赵崢智慧和勇猛不缺,但是行事却雷厉风行,眼睛中容不得沙子,他要是那时候接手景国这个烂摊子,很可能让景国立马分崩离析。
    燕王赵拓,一个自以为聪明,但实则就是一个跳樑小丑,不提也罢!
    景国国祚三百年,內部已经滋生了诸多弊端,想要挽救改革,谈何容易。
    俗话说堵不如疏,既然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那就提前將矛盾引爆,然后再行霹雳手段,如此方有一线可能。
    只可惜景国不仅有內忧,还有外患。
    蛮国扣关,让景国瞬间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之中。
    朝堂上,就在陈党以为赵勛整日里沉迷在炼丹修道之时,赵勛给正在整顿军务的魏王下了一道密旨。
    常家满门被查抄,魏王有了足够的军费前往边关坐镇。
    可惜陈党势大,边军中也早就暗布陈党一系的將领,使得边关形势急剧直下。
    不得已,赵勛让赵公公传旨,以他对魏王的了解,断然不会答应议和。
    后面事情的发展几乎在赵勛的意料之中。
    魏王抗旨不遵,假传圣旨,瞬间转移了朝中的矛盾。
    但是陈党虽然势大,不过他们也不敢將手伸向魏王那里,因为魏王可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手中有兵权,要是看谁不顺眼,那是真敢上去把你剁了。
    所以陈满楼等主和派只能一而再再而三逼迫赵勛下旨罢免魏王的军权,將其押解回京审判。
    可笑的是,他们又没有人敢接替魏王镇守边关。
    赵勛看著这些人就像是看待一群杂技团的猴子,虽然齜牙咧嘴,但是杀伤力不足。
    就在赵勛走神的时候,突然底下乌泱泱跪倒了一大片人。
    赵勛心里嘆了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
    一点新鲜的样也没有。
    “皇上,不能再任由魏王在边关胡作非为了,不然势必造成生灵涂炭,百姓经不起折腾了!”
    主和派跪倒在地,悲呼哀哉!
    口中更是正义凛然,张口就是为了百姓,为了万民著想。
    如果你们真有这心,为何不提刀跑到战场上去杀蛮子,每年死在蛮子铁骑下的边境百姓不知凡几。
    “皇上,若是不同意吾等之请愿,吾等就跪死在这议政殿上!”
    一名头髮白的老御史,悲呼一声,长扣不起。
    孟徵义愤填膺,这些傢伙每次都来这一套,恬不知耻。
    “老匹夫,老夫忍你好久了,不用你跪死在这里,老夫现在就送你上路!”
    孟徵说完,抬起一脚踹在那名老御史身上。
    接著捲起袖子就冲了上去,朝著老御史的身上就一通王八拳。
    这一幕不仅把百官都看懵了,就连景皇也是一脸惊诧之色,以至於都“忘了”让人把他们分开。
    还是陈满楼率先反应过来,连忙將那名御史从孟徵的攻击下抢救出来。
    “孟徵,你粗鄙,枉为读书人,你……”
    那名御史挨得鼻青脸肿,指著孟徵颤颤巍巍地吼道。
    只是话没说完就被孟徵暴喝一声打断道:“我呸,你別脏了读书人这三个字,你可知何为读书人?”
    说完不等老御史说话,孟徵就继续说道:“所谓读书人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老夫羞於尔等威武!”
    孟徵一句话简直振聋发聵,让议政殿內出现了短暂的安寧,接著就是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
    景皇赵勛呢喃重复著孟徵口中这句话,面上浮现一抹潮红。
    “大善,不愧是孟师,此乃警世之言,应当刻於国子监,传遍天下,让天下学子以此自勉……”
    景皇激动地从皇位上站起来,百官此时也是山呼万岁,即使主和派心里气得咬牙切齿,此时也不得不拜倒在这句话下。
    “皇上,此话非臣所说,而是出自微臣的一名学子之口,此时此刻,我那位学子正在边关与蛮军奋战,臣刚才也是被宋御史刺激到了才做出扰乱朝堂之事,请皇上下旨惩罚!”
    孟徵不卑不亢地说道。
    只不过赵勛並没有关心这些,而是饶有兴趣地问道:“哦,不知孟师那位学子姓甚名谁,在军中任何官职?”
    孟徵嘆了口气说道:“臣那学子名叫杨林,並非官身,只不过是一介白丁,曾就读於海阳学馆,再听说蛮军扣关,边关爆发天之时,毅然决然北上与华仲景一同救治百姓士卒於水火之中,此前那牛痘之法正是杨林所创,想到我那学子一腔拳拳报国之心,现在却是遇到如宋御史这般蝇营狗苟,对蛮子卑躬屈膝之辈,实在心中愤懣……”
    宋御史被孟徵说得面红耳赤,一口老血积在心头,最终没有忍住一口喷了出来,可以想像,今日过后他宋玉就要遗臭万年了!
    陈满楼等人闻言也是一怔,他们之前还以为那牛痘之法是出自华仲景之手,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寂寂无名之辈,並且那人还是孟徵的学生,这……
    此时此刻主和派一眾人等就犹如吃了一颗苍蝇一般噁心。
    然而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快地冲向上京北城门,马背上的骑兵背插鸿翎,临近城门便高声疾呼:“边城大捷,阵斩五万,俘虏上万……”
    一时间整个上京为之譁然!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