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384章 新加坡求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先,我们必须在陆地上守住新加坡。”
    卡尔斯海军上將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各国海军將领无不纷纷点头。
    若是新加坡失守,身处东洋的英军舰队將不得不退守至印度洋,对负责该海域的英国东洋舰队而言,这一点尤其令人忧虑。
    “老实说,寮国和柬埔寨已经倒向了对面。接下来日本盯上的就会是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当然,中间还有泰国这一道屏障,但泰国恐怕也阻挡不了日本的铁蹄。”
    “一旦放任不管,说不定连开战的机会都不给我们,直接把道路让给日军,那才是真的麻烦。”
    正如汉斯在与邱吉尔的会谈中所提到的,自一九三二年发动政变、逼迫拉玛七世退位、將年幼的拉玛八世推上王位之后,泰国的实权便掌握在鑾披汶·颂堪手中。
    鑾披汶·颂堪以独裁者的姿態自居,公开向日本示好,还向日法两国发出橄欖枝,在国內如同轴心国对犹太人一般,以排华的言论製造对华人的敌意,讽刺的是,他本人也有华裔血统。
    这样的亲轴心態度,使得泰国並非盟友,而更像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即便泰国人想要顽抗,单凭那摇摇欲坠的领导与组织,终究也难以支撑长久。
    “也就是说,日军向新加坡猛扑只是时间问题吧。”
    “没错,金將军。就算日本人有时行事出乎常理,他们也不可能无缘无故放弃新加坡。”
    新加坡不仅是英国东洋舰队的重要母港,更掌控著通往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一旦被日军占领,日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要地;对盟军而言,马六甲海峡是维繫太平洋与印度洋补给线的命脉,石油与战爭物资皆经此道,容不得半点疏忽。
    “珀西瓦尔將军,新加坡的防御状况如何?”
    “老实说,状况並不好。武器装备比起日军处於劣势,更关键的是兵力严重不足。”
    负责马来半岛与新加坡防务的亚瑟·珀西瓦尔(arthur ernest percival),又名白思华的將军,面带半分失败者的倦意,回答道。
    这番话並非危言耸听,现状確实比歷史教科书里更糟。
    眼下,原本可以补充战力的z机动舰队才刚刚启程离开本土。爱德华的叛乱加上轴心国的侵袭,让英国本土陷入危机,因而对海外殖民地的支援被迫削减。
    英属马来隨之成为被边缘化的防线,援军和补给都难以为继。
    “我们驻扎在马来半岛的大半部队其实是训练不足的本地殖民地部队。我们会尽力守住新加坡,但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恐怕难以持久。”
    “菲利普斯將军,能否从印度调兵?记得一战时印度军队打得还不错。”
    “那就复杂了。缅甸也需要防守,而且与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的谈判仍陷泥潭。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人物坚决要求以独立或明確的政治承诺换取参战支持。巴滕堡的路易王子正奉国王命抵印,企图解决这一局面,但这同样需要时间。”
    实际上,这一切多少是英国自食其果。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以给予自治为条件拉拢印度人参战,可战后並未给予等值的政治回报,这被许多印度人士视为背叛。
    甘地与领导国大党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便因此在二战初期採取强硬立场:没有明確的独立保证,印度便不答应隨英军上阵。
    而邱吉尔对此愤怒至极。
    歷史上,英国曾以逮捕政治领袖作为平息手段,但在当下脆弱的国际局势下,这样的强硬做法反而可能引爆更大的反英情绪,致使印度更加疏远。
    “暂时澳大利亚自治领答应派遣第八师来增援新加坡,但那仍远远不够。”
    “我们能否请求德国方面支援?若无法调来正规部队,至少给我们一些突击步枪或坦克......”
    珀西瓦尔一语未毕,卡尔斯的目光便投向了正在听取匯报的另一位將领。
    德国在纽几內亚的驻军中確实有海军陆战队,但这种兵力並非能隨意调动。卡尔斯却不愿放弃任何希望与可能。
    “我会就此问题向本国联络,看看能否取得答覆。”
    “呼......多谢。”
    討论的下一环,是如何拿下仍在太平洋上横行的日本联合舰队。
    太平洋辽阔,敌舰可能出现在任何一片海域,这使得追击变得艰难:贸然北上与其说是策略,不如说是莽撞。
    “他们这次会按常理出牌,与陆军合作正面攻击新加坡吗?”
    “別指望日本人循规蹈矩。他们行事向来突兀。”
    “看他们占领菲律宾的动作,是否有可能从苏拉威西海向南下,攻向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
    “也不能排除他们从维斯马克群岛或索罗门群岛出击的可能性。甚至有机会绕过萨摩亚与斐济,直取澳大利亚或纽西兰。”
    “那样太冒险了吧?”
    “这正是我担心的。日本人向来敢作敢为。就算他们突发奇想冲向阿留申群岛,我也不会太惊讶。”
    自珍珠港空袭与菲律宾沦陷后,关於日本联合舰队下一步的猜测在会场里此起彼伏,既让盟军將领忐忑,也让日本方面的不可预测性成为沉重的阴影。
    “短期內恐怕难有定论。”
    “嗯。目前我们能做的,是先稳守新加坡,加强信號拦截与密码破译的工作,藉此摸清日本舰队的动向。”
    菲利普斯將军的话让卡尔斯的脸色显得更加疲惫,他將视线转向金將军与尼米兹。
    “美国太平洋舰队短期內需要整顿。”
    “无法避免。幸好有德意志海军答应提供燃料,本国亦计划將驻加利福尼亚的舰只调回太平洋,我们或许还能支撑一阵。同时,我们也在筹划对日本的反击行动。”
    “反击?具体如何?”
    卡尔斯追问。金將军露出一丝冷笑。
    “轰炸东京。”
    “可是那距离未免太远了吧,直接打到日本本土不是难上加难吗?”
    “因此我们打算把陆军用的重轰炸机搭载到航空母舰上远程投送。这是我的潜艇参谋弗朗西斯·洛(francis s. low)所提的计划。若能成功,便可给那些侵略者一点教训。”
    卡尔斯听罢兴趣陡增,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闪现。
    或许,利用这项计划,刚好可以引诱日本海军露出马脚。
    他微微收敛心绪,表情转为凝重,朝金將军道:“能否详谈此计划的细节?”
    ......
    “全军前进!”
    “要把天皇陛下与大日本帝国的旗帜插遍整个亚洲与太平洋!”
    当卡尔斯与金正合计著如何痛击日本海军时,远在印度支那,日本陆军的铁蹄正势不可挡地推进著。
    “我们暹罗人民热烈欢迎作为亚洲解放先锋的日本帝国!”
    “多谢了,鑾披汶·颂堪总理。”
    果然,正如同盟国所担忧的那样,暹罗(今泰国)在日本的要求下,乖乖为其打开了通往缅甸与马来亚的道路。
    暹罗首相鑾披汶·颂堪是亲日派,本身就对日本俯首帖耳。
    不过与首相不同,大多数泰国人並不愿让出家园,他们明白这哪是什么“借道”,分明就是日本人要把暹罗据为己有。
    许多民眾奋起抵抗,但寡不敌眾。不到半天时间,泰国便举白旗投降,而颂堪却笑著在停战条约上籤下了名字。
    “山下司令官!全军攻击准备完毕!”
    “好,立刻传令!”
    “是,全军,向马来亚进军!以最快速度夺下整个半岛,然后直取新加坡!”
    “哈!”
    接下来的一切已无悬念。
    泰国投降后不久,日本陆军名將、时人称“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亲自率军挥师南下。
    山下在此时的政治地位甚至比原本歷史上更稳固,因为昭和十一年(1936年)未曾发生“二·二六事件”,军內清洗未至,他得以全力指挥这场攻势。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英属马来亚。
    “珀西瓦尔司令!日本军正自半岛南下!”
    “日军航空队正轰炸我们的机场!”
    “想尽办法拦住他们!若连航空兵力都失去,接下来更无力支撑!”
    英军总司令亚瑟·珀西瓦尔的面色灰败,几近死人。
    在原本的歷史中,他就是被山下奉文打得一败涂地,在新加坡蒙受英军有史以来最屈辱的投降。
    “果然如预料般艰难啊......”
    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於战力差距。
    眼下,珀西瓦尔的部队甚至连一辆坦克都没有。
    英国当局曾天真地认为,马来半岛的热带丛林並不適合装甲作战,因此完全未曾部署。
    而如今,他们只能眼睁睁看著日本坦克部队在丛林中势如破竹,终於明白那是多么愚蠢的判断。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在此投降。”
    此刻,美国太平洋舰队已在珍珠港遭受重创,如果再失去新加坡,那么整个英国远东舰队都会陷入绝境。
    作为“东方的直布罗陀”,新加坡一旦丟失,东南亚的防线便会彻底崩溃。
    亚瑟·珀西瓦尔心怀恐惧,却只能死守新加坡。
    “但愿德国儘快派遣援军......”
    他抬头望向逐渐被压缩至新加坡的英军旗帜,心中暗暗祈祷柏林能儘快作出决断。那已是新加坡最后的希望了。
    ......
    “新加坡的英军向我军发来了支援请求?”
    “是的,总理。卡尔斯司令官已经收到了亚瑟·珀西瓦尔司令的求援。”
    “唉,才帮过英国多久,这会儿又要帮他们了。”
    没办法啊。
    新加坡若是失守,他们同样会陷入被动,只能伸手相助。
    “所以说,把马来一线的防御早早筑牢不是更好么。”
    当然,英国起初也许真以为那点部署就足够了。
    在英国的想法中,若他们是孤军奋战也罢了,可如今太平洋既有德国在,还有荷兰、澳大利亚、加州共和国这些盟友在一旁撑著,哪还有那种必要?
    可偏偏因为爱德华的闯祸,马来局势隨之动盪,又逢日本孤注一掷偷袭珍珠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被一举压制,短时间內无法出动,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不过说到底,珍珠港的惨剧眾所周知,但爱德华那档子事却是连汉斯也没料到的。
    因此既然没预见,倒也无话可说。
    “我记得,我们在太平洋的驻军並不算充裕,若抽调兵力去新加坡,会不会有问题?”阿登纳道。
    由於珀西瓦尔实在不怎么让人放心,因此为了保险起见,空军与地面部队全都要大力支援。
    “凯特尔部长,目前驻扎在纽几內亚的地面部队中,有多少可以立即调动?”
    “嗯......眼下有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么......”
    凯特尔略一思索答道,阿登纳微微眯起了眼。
    此时的德属纽几內亚,正驻扎著由三个海军陆战师(marinekorps)编成的第一海军军团与第二海军军团。反正近期在太平洋方向也没有大规模两棲作战的计划,把他们派往新加坡也未尝不可。
    “那就决定了,派第一海军军团,以及纽几內亚驻守的空军部队前往新加坡。”
    “是,总理。部队里配属了三號坦克,还有俯衝轰炸机与充足的反坦克火器,足以坚守新加坡,直到增援到来。”
    据说正南下的新加坡日军装甲部队超过二百辆,但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八九式中战车和九七式中战车罢了。
    那是日本在昭和时代量產的主力战车,火力贫弱,装甲单薄。別说和德方的三號坦克相比,就算是外號“美洲狮(puma)”的sd.kfz.234/2装甲车,防御力都在它们之上。
    对付这等对手,三號坦克绰绰有余。
    “另外,把外籍军团也派去吧。”
    “外籍军团?您指的是......华人部队?”
    “正是。他们不仅是优秀的狙击手,还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坦克兵,能起到大作用。”
    “呵......我原以为那是总理您暗藏的王牌呢。”
    “確切地说,就是为这种时候准备的王牌。”
    更何况,他们早就按捺不住想与日本开战。如今机会终於摆在眼前,他又何必阻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