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 第91章 俺要学好普通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章 俺要学好普通话
    次日,大年初二。
    因为怕堵在高速上,陆远最终还是选择乘坐高铁。
    陈小苗头一回坐这“铁皮长龙”,稀罕得不行。
    整个人几乎是贴在玻璃上,一双眼瞪得溜圆,嘴里啧啧称奇。
    “陆远,这玩意和飞机哪个更快哩?”
    “那肯定飞得更快……”
    陆远随口应付着陈小苗,看着手机上奶奶发来的亲戚名单,免不得一阵头疼。
    孙子主动提起回自己娘家走亲戚,给孙玉梅兴奋得不行,抓着好一顿叮嘱……
    过去每逢新年,老太太基本都会在医院值班,上次回老家还是刚退休那年,难免有思乡之情。
    四个小时后,列车抵达古县边城。
    刚出站,一个三十好几,一身得体职业装的女人便迎了上来。
    “陆老板,新年好。”
    女人脸上挂着职业微笑,将手中车钥匙递上:“车停在b区停车场,是一辆大众suv,牌照信息已经发您手机上。
    我叫李莉,负责湘省这边工作,您有任何需求可以随时联系我。”
    干练,高效,不多一句废话。
    陆远点头接过钥匙:“辛苦。”
    女人微微躬身,随即转身汇入人流,消失不见。
    陈小苗瞅瞅女人背影,又瞅瞅陆远,小声嘀咕:“恁现在派头可真大。”
    陆远闻言失笑:“什么派头,我就是个甩手掌柜。”
    驶出高铁站,又开了两个多钟头,才算进入孙玉梅老家县城。
    路上,陆远向陈小苗介绍这里是苗族自治州,人口中土家族和苗族占比很多。
    陈小苗好奇问:“那奶奶她也是少数民族?”
    “嗯,奶奶户口本上是苗族。”
    陆远点点头:“她算是赶上好时候,是国内最早享受少数民族高考政策的那批大学生。”
    “高考加分?”
    对陈小苗来说又是一个陌生词汇。
    陆远耐着性子给她解释了一遍高考是什么,加分又是什么。
    陈小苗听得云里雾里,最后抓住一个重点,纳闷问:“为啥少数民族就能加分哩?”
    “这个解释起来挺复杂……”
    陆远干脆话锋一转:“总之,小瑶和她姐姐也都是苗族,不过现在基本都汉化,除了身份证上那一栏,跟咱们也没啥区别。”
    眼看导航提示即将到达目的地,陆远放慢车速,提前给陈小苗打预防针。
    “对了,小苗。”
    他斟酌着用词:“待会儿……别惦记着收大红包的事儿。奶奶这边亲戚……可能,嗯,习俗不太一样。”
    他实在不好直说这边亲戚条件都一般,给不出那么厚的红包。
    陈小苗倒是浑不在意,摆摆手:“没事,俺就是想来看看小瑶,不图恁亲戚那点钱。”
    “是吗?”
    陆远咧嘴笑笑。
    昨天数钱时陈小苗那两眼放光的模样,他可历历在目。
    孙瑶孙瑜姐妹俩住在县汽车站附近的一栋自建房里。
    房子是她们叔叔,也就是孙玉梅的亲侄子孙开旺的。
    因为姐妹俩父母早年离世,孙开旺这个当叔叔的,便将自家二楼租给她们,每年只象征性地收取几百房租,平日里也多有照应。
    陆远提前打过电话,车子刚在楼下停稳,孙开旺就领着老婆孩子,还有孙瑶孙瑜两姐妹,乌泱泱一群人迎了出来。
    “哎哟,小远来啦!快,快停车,这儿宽敞!”
    孙开旺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身材不高,笑起来一脸褶子,热情得有些过分。
    他抢着上前给陆远拉开车门,嘘寒问暖,那份殷勤劲儿,让陆远有些招架不住。
    奶奶家亲戚并不知道陆远外公家那摊子事,之所以对他这么客气,一是确实有血缘关系在。
    二来是这么多年,整个孙家能走出这个全省倒数贫困县的,到如今也就孙玉梅一人。
    孙家上下,是个人都受过孙玉梅的恩惠。
    “叔,婶,新年好。”
    陆远笑着打过招呼,随即侧身,将身后的陈小苗介绍给众人。
    “叔叔婶婶新年好。”
    陈小苗嘴甜,乖巧问候。
    孙开旺的婆娘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话不多,一个劲儿地笑着,将陈小苗从头到脚打量个遍。
    “走走走,快上楼,饭都做好了!”
    简单寒暄过后,众人簇拥二人上了楼。
    孙开旺全家住在三楼,装修简单,但收拾得干净。
    饭桌上基本都是孙开旺在找话说,从陆远的工作问到江城的房价,唾沫横飞,孙瑶和孙瑜姐妹俩坐在一旁,根本插不上嘴。
    陆远作为桌上唯一的“贵客”,自然成了众人敬酒的焦点。
    “小远,来,叔敬你一杯!祝你学业有成,将来比你奶奶还有出息!”
    “小远,这杯我敬你,感谢你奶奶上次帮我们家二娃联系住院……”
    ……
    几轮酒下来,陆远已经微醺。
    孙瑶瞅准机会,拽着陈小苗就往楼下溜。
    姐妹俩住的二楼采光不太好,是个简单的两室一厅格局。
    屋里除了书桌、床铺和几个老旧的衣柜,几乎没什么多余的家具,墙壁也只是简单刷了层大白,瞧着有些清冷。
    孙瑜怕自己妹妹在嫂子面前乱说话,赶紧跟了进来。
    她瞧着比孙瑶大上两三岁,五官和妹妹如出一辙,只是身形高挑些,气质也更沉稳。
    孙瑜给陈小苗倒上热茶,客气道:“嫂子屋里乱,你别嫌弃。”
    “不乱不乱,挺好哩。”
    陈小苗坐上床沿,拉过孙瑶的手,关切问:“小瑶,恁身子好些没?”
    “好多了,谢谢嫂子关心。”
    或许是因为姐姐孙瑜在场,孙瑶不像在江城时那么活泼,说话总小心翼翼。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陈小苗主动换了个话题。
    “对了,恁上次说的那个……短啥频,做得咋样?”
    一听这话,孙瑶立马来了精神,摸出手机打开自己账号。
    “嫂子你看,这是我新发的视频,点赞都过万了!”
    视频里,孙瑶穿着一身漂亮的苗族服饰,在山间田埂上唱歌。
    唱的是时下流行歌曲,嗓音甜美清澈。
    可唱到一半,画风突变,她嗓音猛地一沉,变成粗犷豪放的本地土话,原本甜腻的歌词被她用方言唱出来,透着一股莫名的喜感。
    陈小苗挠挠头:“嘿,这玩意有人看?”
    “嫂子,这就是反差感!”
    孙瑶得意地解释道:“我最近几个视频数据都特别好,已经有商家开始找我!”
    陈小苗不懂:“找恁干啥?”
    一旁的孙瑜替妹妹解释道:“就是接商单,在视频里给别人的产品打广告,能挣钱。”
    陈小苗眼睛倏地亮了:“挣钱?能挣多少?”
    “我现在粉丝还少,数据也不稳定,一条大概……小几千块吧。”
    “几千块?!”
    陈小苗的声音陡然拔高,满脸不可思议。
    用家乡话唱个歌,就能挣几千块?
    她脑子飞快地转起来:“那俺要是用俺豫州话唱歌,是不是也能挣钱?”
    孙瑶想了想,点头道:“或许可以吧,现在网上各种方言博主都有,只要有特色,就有人看。”
    陈小苗心里顿时跟猫抓似的,痒痒得不行。
    用豫州话唱歌?那可太简单了!
    想当年在山上,她没事就爱吼几嗓子豫剧,师傅总夸她唱得不错。
    可转念一想,陈小苗又泄了气。
    对于她来说,困难的不是用豫州话唱歌,而是她压根就不会唱那些“现代歌”!
    更不会说“普通话”!
    其实陆远早就提过,让她有空学学普通话,方便在城里生活。
    可陈小苗打心底里觉得,自个儿说的是中原雅音,凭啥要去学别的地方口音?
    所以以一直拖着没当回事。
    可现在,白的银子……不,是红票子就在眼前晃悠,不动心是假的。
    忽得楼梯口传来脚步声,喝完酒的陆远找了下来。
    “小苗,聊什么呢?”
    男人脸颊因为酒精泛着微红。
    陈小苗一见他,猛地从床边站起来,快步走到他跟前,仰起小脸深吸一口气。
    “陆远。”
    “嗯?干嘛?”
    陆远被她这郑重其事的模样搞得一愣。
    陈小苗攥紧拳头,一字一顿。
    “俺要学好普通话!”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