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 第201 章 抢不到稻种
 
	
	    刘氏还有顾得地他们显然是对顾洲远无比信任的。
    他们一边吃著见手青,一边嘖嘖称奇。
    “以前村里人见了见手青都是绕开的,想不到这东西竟是这般美味。”刘氏不住点头。
    不过烧这玩意儿要放这许多猪油,村里又有谁家捨得这样烧菜?
    顾得地也是讚不绝口:“太鲜美了,感觉比肉还好吃。”
    四柱一边吃著饭菜,一边观察著眾人。
    心里不由暗暗叫苦。
    糟了!大伯娘他们全都吃了见手青,估计一会儿大粪汤都不够了,到时候就让二丫回家去舀。
    一顿饭吃得眾人肚皮溜圆。
    顾洲远把锅里的“龙凤菌子汤”盛了一大罐子,让四柱他们带回去。
    这一场大雨下来,旱期彻底宣告结束。
    田地里不少人光著脚在整地,准备把水田整出来,撒稻种育秧苗。
    村里有人家把自己之前丟弃不用的荒地,重新开垦起来。
    以前大家都看不上这些荒地,工具有限,人力有限,良田都种不过来。
    荒地里长不出啥庄稼,也没人干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现在不一样了,木薯现在也能作为粮食。
    木薯不挑地,山上那么薄的山地都能长,荒地自然也能长。
    各家的好田是不捨得种木薯的,基本都是用来种水稻麦子。
    整个村子因为这一场雨,都开始忙活了起来。
    木薯一般在春季跟秋季种植。
    不过开荒需要时间,翻犁晒白,改善土壤结构,起码需要个把两个月时间。
    等一切准备妥当,正好能赶上种木薯。
    顾洲远了解到,大乾水稻的亩產量大概在300多斤出头。
    他有作弊器,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还种植这个世界的低產水稻。
    自家的地里,他选择种植嘉禾香1號常规稻。
    这种水稻穀粒长,米香味足,而且丰產。
    现代化种植亩產量大概在1300斤左右。
    这个世界田地的肥力表现,自然跟现代化种植没法比,至少是使不上化肥的。
    不过就算减產4成,那也有780斤的亩產。
    每亩地的收成便翻一倍有余。
    其实杂交水稻產量更是恐怖,亩產两三千斤的品种比比皆是。
    可顾洲远家种植水稻是自己家吃的,常规稻口感要更好些。
    再说產量太高也不是一件好事,会吸引太多目光。
    而且杂交水稻並不適合留种,以后的每一年都要重新买种粮,很是麻烦。
    这是个荒年,村里好多人家已经把老早就把稻种吃完了。
    这时候到城里买粮种,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这会儿城里的粮行囤货居奇,粮价是一涨再涨。
    县衙侯县令新出了政令,规定每斤白米不得超过25文,粟米不得超过15文。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粮行也贴出告示,说是外面抢粮的太多,他们为了顾客的安全,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然后每斤米收取10文钱的鞋底磨损费,5文钱的护送费……
    杂七杂八算下来,一斤白米竟要上60文!
    可以想见,稻种的价格肯定也是水涨船高。
    蝗灾后期,一般会由朝廷出面,低价或者免费发放种粮,以帮助百姓儘快恢復生產。
    可一般都要等蝗灾基本稳定了之后进,才会进行这一举措。
    要不然种粮都被会灾民给填了肚皮了,根本就不会种到地里。
    这样往往会耽误生產,导致灾区错过种植粮食的大好时机,从而引发更大的饥荒。
    等吃过晚饭,给家里人上完了课,顾洲远用骡车拉了三百斤稻种去了老宅。
    老宅一共有20多亩地,300斤稻种也差不多够了。
    再说村里人一般还要分出几亩地,来种植黄豆绿豆芝麻之类的作物。
    稻种是大柱二柱帮忙搬上骡车的。
    他俩满心激动,城里的粮食有多贵他们是知道的,村里人没少討论这些事儿。
    这几麻袋的稻种可就值十几两银子啊,关键是有钱还不一定能买的到。
    真不愧是小远,就这么轻而易举把这大难题解决了。
    到了老宅,四柱跑过去哐哐砸门:“阿爷阿奶,快些开门!三哥给你们送……”
    二柱衝过去一把捂住了他的嘴,恼道:“你小声点儿!嚷个什么劲儿?!”
    顾老爷子趿拉著鞋子走过来打开院门。
    他一眼就看到了顾洲远,当然还有骡车。
    “小远吶,你大晚上的拉的啥东西啊?”顾老爷子疑惑道。
    “阿爷你先別问,先把东西搬到屋里去再说!”
    顾洲远还没开口,就听二柱压低声音,神神秘秘说道。
    顾老爷子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了,他点点头,把鞋子穿好。
    顾老太太还有顾满仓他们全都听到外面的动静,走出了屋子。
    “小远,你咋来了?”顾满屯笑著问道。
    “我……”顾洲远刚要开口。
    二柱又抢到了前面,他伸出食指,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嘘~先进屋再说。”
    老宅所有人顿时全都绷紧了神经。
    大家听从著二柱打出的手势指挥,把骡车上的麻袋搬进屋子里。
    全程极其默契地全都闭口不言,就连脚步都放轻了许多。
    顾洲远看著这一幕,哑然失笑。
    屋里亮著一盏油灯,大家全都看看二柱,又看看顾洲远,谁都不敢先开口说话。
    他们刚刚摸到了麻袋里的东西,应该是稻穀之类的东西。
    这几大口袋稻穀,怕不是有几百斤重,也不知道小远是从哪里搞来的。
    这蝗灾加上种植水稻的关口,稻穀有多金贵所有人都能明白。
    他们也都明白,为啥二柱刚刚那般紧张兮兮的。
    “这是我想办法搞来的稻种,一共300斤,阿爷你们先拿去种起来,要是不够,再来找我。”
    顾洲远开门见山,打破了屋里紧张的氛围。
    “我的老天爷呀,小远你可真厉害,我听里正叔说,现在稻种可难抢了!”孙氏惊呼出声。
    顾老爷子咳嗽两声,开口道:“岂止是难抢,他二爷爷说了,县令大人出面,在粮行里也只挤出了5000斤稻种。”
    “咱青田县大大小小大几十个村子,5000斤稻种够干啥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