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 第8章
“那你认字吗?”
巧珍回答得认真,“认得,但是不会写。”
“箱子里有书。你无聊的话,可以拿两本出来打发时间。”
“多谢小姐,可我不太爱看书。”
“那你爱看什么?”
“爱看报纸。报纸上有好多新闻,可有意思了。”
文薰觉得倒是自己小瞧人家了,“你还能读懂新闻?”
巧珍仍旧掰着莲蓬,笑得像个福果儿,“之前不太懂,后来给老爷拿报纸的时候,觉得有意思,看得多了,就懂了一些。就比如说前几天,有位叫容仙舟的老先生去南方大学讲座,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后来被学生们哄下了台。报纸上刊登了他的窘状,那老先生还留着辫子,样子可滑稽了。”
这确实有意思。文薰也跟着笑,“你喜欢有意思的文字。”
“是啊。我是做不了学问的,所以就想着能多听点故事。”巧珍终于服侍完了一个莲蓬,拍拍手,把盛着喜人果实的碗递给文薰。
“谢谢,”文薰捻了一个放在嘴里,“你也吃。”
巧珍盯着文薰,见她真的连莲子芯一起吃下去了,眉头都没皱,嘟圆嘴做感慨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姐,怪不得府里人都说,你有大出息。”
文薰听她说得有趣,笑道:“那你还不多吃些,你难道不想有出息?”
巧珍低头看碗,吸了口气。
不过三两下,她把脸皱得比莲子还要苦,“还是算了吧,我就当个有出息人身边的小丫头,挺好的。”
车厢外,或许是有旅客上下车,制造出了些动静,有些吵闹。
文薰静静地等着,等环境安静了些,才开口安慰道:“听多了故事,人也可以有见识。就好比你刚才说的新闻,我都不知道呢。”
被夸了,巧珍喜得露出甜滋滋的笑。她细致地掐开莲子把绿芯撇掉,继续找话:“小姐,你在看什么书?”
文薰把书抬起来展示给她看,“是本小说。”
这本书名叫《绣娘》,是一位笔名为“澜瑛女士”的新人作家发表。昨天敬贤放假回来,特意买来送她,说是同学推荐的上半年最畅销的小说。
文薰本就爱读书,这几日要陪长辈、弟妹,还得出门和老朋友叙旧,没什么看书的时间。她早打算今天借着回广陵的一路,将这本不厚的小说读完。
巧珍歪了歪头,“我也爱看小说,可有些的我看不太懂。这本小说写什么的?”
文薰左右觉得无聊,提议:“我给你讲讲?”
“好呀。”
女孩子们便动作起来。其一作先生,其一作学生,二人对着端坐。
火车又重新驶动。窗外是盛夏绿意,有高山流水,又因车速有风吹满面,是以并不觉得热。
朗文薰柔声细语,娓娓道来,如同在讲述一位熟悉的朋友的故事。
“有位绣娘名叫澜瑛,家中世代以苏绣闻名,是祖传的手艺。她是光绪十一年生人,到光绪二十七年,进了徽州一户姓贺的富绅家做工。”
“贺家人口不丰,只有老爷,太太,三位姨太太,和一位小姐。澜瑛手艺好,极得大太太喜欢,可任是如此,日子也难过。”
“贺老爷是咸丰年生人,同治年间考了秀才,后来
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进士,贺老爷又没有别的本事,不得已吃祖产为生。”
“贺老爷没能够在外头做上大官,在家里却享足了当官的瘾。贺家的大事小事,老爷都要升堂过问,都得是他拿主意。当时年代已新,贺老爷却仍固守着旧文化。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可这样,他还勒令小姐裹脚。不仅如此,他还不让府上的女眷吃饱饭,连澜瑛这样外头进来做工的都不例外。”
巧珍听到这里,已是感同身受了,“贺家是什么连饭钱都支不起的破落户吗?”
文薰道:“贺老爷认为女子身形以纤瘦为美。”
巧珍忍不住骂,“呸!兵荒马乱的时候,又是裹脚,又不让吃饱饭……这老爷真坏!”
文薰也是赞同。她低头看着书本中的文字,只觉得作者笔触辛辣,着实敢写。
因得原文里,贺府小姐还有一句对母亲的泣然之声:“父亲既然看不起我,何苦跟母亲生下我?既然生下我,为何又不愿意好好待我?为何我的模样要靠他人的喜好来决定!把家里的女人逼成这般,到了逃命的时候唯独落下我们……难不成我生下来是奔着给人当口粮去了吗?”
这篇故事写得好,文薰也读得细,在讲到贺老爷要娶一个二八年华的姑娘为五姨太时,堪堪停止。
“接下来的故事呢?”
“接下来我还没看呢。”
巧珍拽着手里的帕子,想让小姐快看,又知道这样不尊重的话不能说,只窝了一肚子气。
“像贺老爷这样的恶人,早些一命呜呼了才好。”
文薰不置可否。长久的阅读,她有些累了,顺手合上书,撑着肩颈伸了个懒腰。巧珍一看,赶紧起身去帮她捏捏,锤锤,殷勤得很,“辛苦小姐了。”
她二人正在笑闹,思齐在外头敲门:“姐姐,午饭是去餐车用,还是我叫侍应拿过来?”
文薰看着巧珍道:“坐了一路,身上也酸,咱们去餐车吃饭,顺便走动。”
“好。”巧珍轻巧地答应,立马扶着她起来,帮她整理裙子和头发。
文薰顺手拿起手提包。
出得房门,不远处,文薰上车时见过的那位莫家老仆在走廊上含肩,耷拉着胳膊站立。见到文薰望过来,他半撑着脖子,朝她笑了笑。
旁边的思齐注意到她的视线,转过来用眼神询问。
文薰点头,先带着巧珍离开。
不多时,思齐追上来。他在文薰身边小声道:“那仆人是莫家来接少爷的,正是府上的管家,叫应贵。应管家说,莫公子有些不舒服,中午饭就在包间自己吃了。”
接下来是他自己的猜想:“姐姐,莫公子毕竟是些老学究教出来的,怕是他觉得如今和你还未真正定下,不好显得不尊重,才找借口不过来。”
文薰不作深究,更没别的想法。邀请他吃饭,是出于礼貌。莫霞章拒绝,或许也是一种周全方式。
巧珍怕她心情不好,抢着道:“他不吃,咱们吃。我们一定要吃饱饭,我们还得把贺小姐和澜瑛的那份吃回来。”
心态很稳的文薰仍能同她玩笑:“那你可是找错债主了,这顿饭又不是贺老爷付钱。”
巧珍语塞,半晌后也是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
第6章 封建的莫家
在中午之前,上车之后,也就是去吴州的那段时间,思齐是单独见过莫霞章的。
狭小的车厢憋闷得慌,哪怕是他一个人待着,也不得松快。他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很快便坐不住,出了包厢透气。
也是赶巧,出了门,一转头,思齐正好望见莫霞章独自站在火车车厢连接口,手里抓着一张报纸,倚着栏杆吹风。
风把他的短发吹得很乱,他似乎也不在乎,只怔怔地虚落着眼睛望着外头,似乎在出神。
黄思齐回身望了两圈,想找祥叔过去问问这未来的便宜姐夫要不要人陪。后来一想,自己哪来的少爷脾气?便主动踏着步子过去了。
有人说,学生都该是怕老师的。可思齐属于好学生,不用遵循这个道理。再加上多了一层未来姻亲身份,他面对莫霞章更是落落大方。
“莫先生。”
莫霞章闻声回头,眨眼间,眼睛里的郁色隐去,变得客气疏离,“黄公子。”
思齐学了父亲的模样,与人说话前惯会先笑一下,“天气热,先生可是站在这里吹风乘凉?”
“有吧。”听起来像是回答,但是结合莫霞章此时有些迷茫的表情,倒像是他在怀疑自己。
思齐见他没什么精神,想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先生抽烟吗?”
莫霞章的肩膀往后靠了靠,很明显的抗拒,“不,不抽,谢谢。”
“哦。”把东西塞回口袋,思齐还有些为他的良好习惯感到高兴。
他正乐着,抬头,望见莫霞章盯着自己拿烟的手,忙道:“我也不抽,不过是拿了父亲的珍藏,用于后天待客。”
莫霞章的神情舒展开来,“我大哥抽,想来你后天必用得上。”
思齐顺势问:“伯父的情况还好吗?”
莫霞章语气却淡淡的,“听说每天汤药喝着,没什么精神。”
眼前人的表现,不像是一个在为父亲担忧的孝子。思齐觉得不对,又无从找到这种不对的源头,只好客套道:“说不定有了喜事,伯父就会好转。”
莫霞章似乎是不愿意谈论这个,转移话题问:“你的课业还好?”
“好着呢。”
“我听说你明年毕业,有想过往哪个大学去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