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 第942章 抄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42章 抄家
    按照王青的分析,此刻大明各处的反馈让嘉靖帝和蒋庆之为之焦头烂额。
    若是蒋庆之强行动王氏,必然会引发京师士林反弹。在天下群情滔滔的当下,京师士林率先发难,接着京畿士林,北方士林,天下士林……
    这是一股巨浪,儒家子弟们将会空前团结。
    他们聚集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
    王青深信,就算是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重生,面对这等危局也只能低头妥协。
    可没想到的是,蒋庆之竟然在嘉靖三十年的最后一天来了。
    还是以撞开王氏的大门进来的方式来了。
    大门是一家的尊严所在,特别是大户人家。
    大门被撞倒,就相当于面皮被撕破。
    王青下意识的喝道:“竖子,你要作甚?”
    门外涌入了数十仗刀男子。
    “爹,是东厂的番子!”王申面色剧变。
    “长威伯,这便是你所说大儒之家?”
    随着这个声音,芮景贤走了进来。
    蒋庆之指指那些仆役的木盘子,“拿过来本伯看看。”
    几个仆役不敢动,孙不同过去,劈手拿起一个锦囊,打开看了一眼,把金锭拿出来,“伯爷,是定制的金锭。”
    “是金锭?”
    “是。”
    “可本伯看到的却是民脂民膏!是血泪!”
    王青冷笑。“长威伯好大的威风,不知王氏所犯何事……”
    “按律纳税乃是每个大明人的光荣和义务。”蒋庆之淡淡的道:“王氏有田地多少?多少年未曾纳税了?你乃大儒,当为士林做个典范……咱们得遵纪守法不是。”
    “……”王青愕然,读书人的特权延绵多年,早就被视为等同于律法。
    所以王青才会如此理直气壮。
    可蒋庆之一番话却揭开了此事的真相。
    ——每个人都该按律纳税!你王氏也不例外。
    王青乃是大儒,儒学造诣闻名天下。早年间和人辩驳滔滔不绝,堪称是无双无对。教导儿孙引经据典,让他们心悦诚服……
    可此刻他却哑口无言。
    是啊!
    按律纳税,天经地义。
    王宇却突然爆发了。“王氏乃是读书人!”
    “读书种子岂能一样?”
    “……”
    王青的儿孙们纷纷开口讨伐蒋庆之。
    蒋庆之在冷眼看着。
    他摸出药烟,就着波尔递来的火媒点燃,然后慢条斯理的道:“为何不一样?”
    “长威伯好耐心!”芮景贤身边的东厂内侍不以为然的道。
    “此乃新政对京师士林第一刀,不教而诛……那是犯给对方借口!”芮景贤嘿嘿一笑,“要让王氏口服心服,俯首申报。如此,接下来便一帆风顺。”
    王宇说:“我辈读书,上能辅佐君王,下能协助官府治理地方……”
    “然后呢?”蒋庆之吸了口药烟。
    “这……”王宇犹豫了一下,“我辈……我辈……”
    “然后呢?”蒋庆之继续问。
    这时外面来了不少人,其中数十读书人颇为显眼。
    “李兄你怎地来了?”
    “马兄也来了。”
    “不是有人说,今日王公要阻击新政吗?让我等来助威。”
    “我那边是有人传话,说王公今日要收徒……”
    数十人面面相觑。
    “先看看再说。”
    大门外,东厂的番子横刀挡着。
    “让他们进来。”芮景贤阴恻恻的道:“这是长威伯给的机会,让他们看看这些人的嘴脸。”
    数十读书人涌了进来,随后那些看热闹的人见无人阻拦,也跟着混了进去。
    “然后呢?”蒋庆之问。
    王宇额头有汗渍,“我辈乃大明中流砥柱……”
    “然后呢?”
    王宇:“……”
    王宇回头了看了王青一眼。
    他词穷了。
    “然后你等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兼并田地,收纳人口。用低税来引诱农户带着田地投献?”
    蒋庆之的声音很平静,但却隐隐有风雷之意,“说是大儒,说是耕读传家,说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本伯想问问,是哪位圣贤说过读书人可免除赋税?是哪位圣贤教导你等趴在大明身上吸血?
    是谁教诲你等兼并田地,收纳人口?是谁让你等这般理直气壮?是谁,教导你等视律法为无物?是谁,教导你等如此……厚颜无耻?”
    说到最后,蒋庆之用药烟指着王青,“是谁,让你等无视朝中威严,把户部三番五次的好意视为软弱可欺?”
    王青冷笑,“今日长威伯是要和王氏撕破脸吗?长威伯说王氏兼并土地,王氏在京师的名声有口皆碑,何曾来的兼并?
    至于不交赋税,这是历代帝王与我读书人之间的默契,为不文之律法。何来无视?何来肆无忌惮?”
    蒋庆之呵呵一笑,“不文之律法?默契……谁说的?”
    呃!
    这话问的太尖锐。
    除非王青把历代帝王从陵寝中挖出来,否则还真没法自证。
    至于不文之律法……蒋庆之冷冷的道;“律法当行文,何来的不文之律法?按你这个说法,漂没、冰敬炭敬,乃至于贪腐也是默契,也是不文之律法?”
    呃!
    王青词穷!
    漂没、冰敬炭敬皆是明晃晃的行贿受贿,连京师妇人都知晓。
    你敢说这是律法?
    谁敢?
    而所谓有功名的读书人免税,这是一种上下自发遮掩,自发施行的特权。
    帝王知不知道?
    知道!
    但帝王无法和儒家这个庞然大物较劲,所以只好选择隐忍。
    你要说默契……对不住,哪怕是到了万历帝,崇祯帝,都曾对这个特权动过手。
    万历帝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自家派去收税的人被所谓‘义士’纵火烧死了,他想行霹雳手段,他发誓要报复……
    可最终他能做的只是辟谷(绝食)数日,随后选择咽下这口气,但,从此数十年不上朝。
    ——朕,见到你等就恶心。
    帝王见到臣子就恶心,君臣关系到了这个地步,可见矛盾之深。
    所以说什么默契,不如说是儒家逼迫帝王低头。
    蒋庆之揭开了这个伤疤,把君臣矛盾展示在众人面前。
    “陛下何曾点过头?陛下何曾答应过读书人可免税?是你等!”
    蒋庆之眸子里冷意如刀,“儒家庞然大物也!为了能继续趴在大明身上吸血,你等不惜逼迫君王!”
    “蒋庆之,你可有证据?若无,便是在污蔑我儒家子弟!”王宇自觉抓到了蒋庆之的话柄,不禁大喜。
    “大礼议之争,真是为了名分?”蒋庆之缓缓说:“彼时陛下登基不久,锐意革新。陛下看到了大明危机之下的症结所在,便是你等。陛下想对儒家特权动手……若是成功,天下人何须缴纳如此高的赋税?如此民富。民富则国强……”
    那些围观的百姓愕然。
    “竟然是如此?”
    “不是说是为了陛下生父的名分吗?”
    “屁!你觉着皇帝会为了名分把江山社稷都不顾,甚至遁入西苑?”
    “是了,当初陛下登基后,曾说外戚不事劳作,白白靡费民脂民膏,当取消世袭爵位……”
    “这是拿特权开刀呢!”
    “这些人便慌了。”
    “是杨廷和他们慌了。”
    “原来是这样吗?”
    “陛下不是他们口中的昏君,是明君。”
    “陛下是想为我等做主,若是读书人都纳税,那户部哪里会差钱。陛下自然会轻徭役,薄赋税……咱们的日子可不就好过了?”
    “狗东西,原来是他们不肯。”
    王青听到这些议论,面色铁青,就在此时,一个王氏仆役大声道:“诸位,就在先前,王氏众人还在议论天下四民。他们说士高高在上,农工商乃是贱籍,是牛马。”
    “啥?”
    “咱们是牛马,读书人是人上人?”
    “卧槽尼玛!”
    “看着人模狗样的,原来肚中都是这等歹毒的念头!”
    “……”
    若是旁人说这话也就罢了,王氏随口一句这是污蔑,就能让这人付出代价。
    可开口的人却是王氏的仆役。
    这特么……是内奸!
    瞬间王宇就炸了,过去揪住仆役的衣襟,一记老拳打的他满脸桃开……
    “狗奴婢,你竟敢信口胡言!”
    蒋庆之指着王宇,“当着本伯的面行凶,还等什么?老芮!”
    芮景贤上前一步,低声道:“动了王氏的后果长威伯可想好了?咱是陛下指令来配合,你说什么咱就做什么……”
    “后果?不动他们,大明江山就会动摇!地动山摇。”蒋庆之狰狞一笑,“动手!”
    “好!”芮景贤回身,“抄家!”
    “领命!”
    东厂的番子们一拥而上。
    王宇挡在前方,“谁敢?”
    呯!
    一个番子飞起一脚把他踹倒,狞笑道:“就算是皇亲国戚,只需陛下一声吩咐,该杀就得杀,何况你这等猪狗!”
    徐渭轻笑道:“这些番子出身大多贫寒,王氏那番话,也同样激怒了他们。”
    王青戟指蒋庆之,“蒋贼,尔敢?”
    “你敢指少爷?”孙重楼大步过去,抓住王青的手,用力一撇。
    “嗷!”
    王青写的一手好字,为了能保养好右手,每日没事儿他便盘玩核桃。可这只保养得白嫩的右手,此刻却从指掌交接处齐刷刷的弯折了一百八十度……
    还是往上的角度!
    芮景贤过来,“那个王氏仆役可是锦衣卫的暗线?陆炳那厮,不错。”
    徐渭笑了笑。
    “早在决定要清理田亩之时,伯爷就令人收买了此人。”
    芮景贤:“……”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