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 第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好在婚前就办好。
    老师给了准话,两个小的这才安心。
    从孟府出来,文薰并不得闲。回家歇息片刻后,又得去咖啡厅和高中同学见面。
    时过境迁,高中时期无忧无虑的女孩们都已结婚,且只能约出来一位。朗文薰搅拌着面前的咖啡,听得这位名叫“禹容”的好友提起她不怎么熟悉的旧同学:
    “伯宜今天没来,你不要多心。往日我约她,也是半年排不上号的。”
    “她很忙吗?”
    “忙,生活还艰难。前些年结婚,生了孩子,不过两岁。孩子还小,公婆又不帮忙照看,平日里还得处理一大家子的琐碎……那么好的女孩子,竟然是被聘到人家里去做管家保姆了。”
    文薰听得一阵忧伤。
    禹容爽朗,开口又道:“我们还好,哪怕自由恋爱,到底门当户对。尽管再苦,能落个安稳也就不错了。只有班上那位叫薛珍妮的同学令人忧心。因父母不同意,她居然跟恋人私奔,逃到北边去了。两三年过去,音讯全无,也不知现下是何情形。”
    朗文薰对那位女孩子还很有印象,“珍妮是位很聪明的姑娘。她既然看重对方,说明男方人品不差。她又受过教育,拥有文化……我想,只要有心,在哪里都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
    禹容颇有感触,“是,珍妮是有情人,哪怕再苦,只要有情,料想她都不会去在意。怕只怕造成她苦难的来源便是那个男人。时下的文学小说大流环境,大家都鼓吹者恋爱自由,婚配自由,可自由的后果到底是女人承受得多。女怕嫁错郎,这句老话蕴含的真理是千百年来都没变过的。”
    话里话外,像是经历了什么。
    文薰不方便多问,又是一阵无言。
    好在禹容很快便反应过来,打起精神又问文薰:“不说这些了,说说你吧。文薰,你是我们中间学问最好的。人家都是高中毕业就结婚,现在你读了个硕士回来,家中对你可有安排?”
    文薰不得不又提起莫家的事。
    婚事啊,可真是年轻女郎们绕不开的一个坎。
    过了没两天,舅舅从钱塘回来了,他还给家中的妻儿带了礼物,连文薰都有。舅父因开得中药馆,常年穿着长衫,修得一身文人气质,相隔数年再见也未得变化。他见了文薰,颇为感慨:“这次回来,就是真的大姑娘了。你如今双十年华。正是结婚的好年纪。等你成家,我和你父母也算了了一桩大事。”
    文薰跟舅父的关系对比舅母,是尊敬有余而亲近不足,听他这么说也只是低头称是。
    又过了三日,朗家来人。府上派了一位称作“祥叔”的管家和一位叫“巧珍”的使女过来帮文薰处理行李。
    恰好今日载着文薰书籍的货轮到港,有家里人帮忙收拾,倒省得舅家麻烦。
    祥叔不必多说,是家中的二管家,工作几十年的老人了,只有巧珍是个生面孔。不过她的过往文薰倒是熟悉,母亲在以往的家书中提到过:前些年鲁地又闹兵乱,这丫头十来岁的年纪被父母卖掉,流落到南边。朗太太见是老家来的,可怜她年纪小,留下了她。
    巧珍才十六岁,正是活泼的年纪。她在朗府长大,和家中人相熟。她并不因身世可怜自苦。无论是在思齐敬贤面前,还是在文薰面前,都是大大方方的。
    “来之前太太和我说,日后我是要跟着小姐一起嫁到莫家去的。”
    自诩为“陪嫁丫头”,巧珍兢兢业业,将文薰该处理的内务都揽到了手里。
    等到这周星期天,文薰已经是收拾东西,确定好今日便回广陵了。
    此时敬贤已经放假。一大早,她就在母亲跟前闹了起来。
    “凭什么今天只让思齐跟着姐姐去广陵?我也要一起去。”
    舅母拉着她,好声好气,“咱们和你父亲明天坐一趟车去,离不了你姐姐多久。”
    “但是……”
    敬贤还要说话,舅妈小声地附在她耳边,两句解释之后,小丫头的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真哒?”
    舅母点头,笑着夸赞,“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你们两个小的有办法。”
    敬贤抬起下巴,骄傲地请功,“都是我的主意,哥哥只是执行。妈妈要是感谢的话,功劳一定要全算在我头上。”
    一通撒娇,哄得舅母把她抱进怀里一通稀罕。
    思齐如今大了,嫌弃母亲和妹妹腻味,单独上楼去找表姐询问她的进度。
    房间里,文薰在巧珍的帮助下穿上了一条杏色蕾丝花边的露肩长裙。这条裙子遮到小腿,裙摆做了荷叶边的样式,走起来宛若花开,十分漂亮。
    长裙不好披发
    ,刚巧她昨日才在沪市这边的造型馆做了头发,正配裙子。余下时间,她扑了粉、描了细眉、点了胭脂、补了口红。巧珍自觉这是自己的工作,睁大了眼睛在旁边学习。等文薰装扮好,她衷心夸赞道:“小姐穿这些英吉利的裙子真好看。”
    朗文薰歪头为露出来的耳朵戴上珍珠耳坠,对她笑道:“就是些普通洋装。对洋人来说,不过是平日里穿的衣服,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西衣东着,你们见得少,才觉得稀奇。你不是替我收拾了箱笼吗?怎么样,有没有喜欢的?我看你和我的身量差不了太多,若有中意的,挑一两件,我送给你。”
    “不,不用了,”巧珍连连拒绝,觉得不好意思,“只有小姐这样洋气的人穿洋装才好看呢。这么好的衣服给我穿出去,是要闹笑话的。”
    “衣服都是人穿的,怎么会笑话你?”文薰又取了一串珍珠项链交叠起戴在胸前,“你若是舍得,找时间,我带你去剪短发。”
    巧珍认为不妥,“小姐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是个丫头,平日里要劳作,穿了好衣裳怕是做事也不自在。”
    “那就放假穿。难道你还没有假期不成?”文薰觉得这件事可好解决了,“你上工的时候,我是小姐,你是丫头;等你下班,咱们一样是爹生娘养的人,自然可以是朋友。”
    巧珍抬头,望见文薰的眼睛里满是真诚,心中止不住感动,“小姐,你真是好人。”
    文薰摇头,“咱们现在的社会讲究平等。我相信,只要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都会和我一样。”
    她起身,最后拿起香水。见巧珍在旁边好奇,她喷了一些在手腕上,抬给她闻。巧珍嗅了嗅,精准地猜出:“是蔷薇花香。”
    文薰点头,觉得她有个好鼻子。她将手腕往耳后一贴,这便是到位了。今天要坐火车,气味不宜太浓。又想给巧珍用,被这丫头摆着手躲开。最后见她实在不愿意,便收进了随身携带的小包里。
    床尾的帽子也被她顺手拿起握在手里。巧珍一时抢不到活干,只好像条尾巴缀在她身后。
    恰逢这时思齐敲门。文薰戴上手套,换上了一双白色厚底的高跟鞋,跟随着他一起下楼。
    今天,思齐要和文薰一齐去火车站,送她回家。同行者还有祥叔和巧珍。至于舅舅舅母,说是手中还有些事,得明天才能带着敬贤出发。
    黄家此次前去,就是奔着为朗文薰送嫁了,怕是要等到她新婚回门才能返沪。
    左右分开不了多久,身边又有祥叔这个妥帖人,长辈们便没做嘱咐。眼看着差不多时间,思齐和文薰乘车出了小洋楼。
    火车站人来人往,倒不见得比码头人少。文薰对一切并不陌生,她对比着现在和过去,唤起脑海中的回忆。
    站台处也尽是人。除开乘客外,还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卖东西。一篮篮一包包的土特产,不过几个铜元,价格都很公道。文薰记得往年吃过一位阿婆手工制的苏式点心,口感绵密,滋味上佳,如今似乎见不到了。
    从沪市坐火车前往广陵,途中大约9个小时。普通包厢里人多口杂,黄家特意买的是头等车厢的票,可以一人一个包间,省了清净。上车时,思齐说是有事,落后了一两步,让巧珍和文薰先去。
    文薰不疑有他,按照标识来到车票对应的车厢。
    今日阳光正好,也起了风,正是令人舒服的天气。然而站台和车厢由于通风的构造,形成了气流,文薰和巧珍站在头等车厢的门前,一时打不开车门。
    巧珍左右探头,觉得奇怪,“守在这里的侍应生呢?”
    文薰握着门把手,抿着嘴发力又试了两次。正好,隔着拉了纱帘的玻璃窗子,她看见里头有位乘客过来。心知从里面定是能打开的,文薰赶紧松手,并后退一步,给人施展的空间。
    事实上她想的道理自然没错,只不过意料之外的,是这位开门的人。
    门一打开,顶着拂面的暖风,文薰在发丝翻飞中看清了来人的模样。青年穿着宝蓝色的长衫,衬得皮肤白皙,身材笔挺,清隽儒雅。他的脸颊很干净,想来是特意打理过。他的眉毛很浓,却不粗犷;眼睛很大,却不包含半点邪念;嘴角微压,看着严肃,却不吓人,只是隐隐令人有种不好接近之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